火災的分類主要基于燃燒物質的特性,通常分為A、B、C、D、E五類,以及國際上常見的F類。以下是關于這六類火災的詳細解釋:
A類火災
定義:指由固體物質引起的火災。
燃燒物質:木材、棉、毛、麻、紙張等含碳固體可燃物。
特性:這類物質在燃燒時通常會產生灼熱的余燼。
定義:指由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引起的火災。
燃燒物質: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
特性:這類物質在常溫下為液態或可熔化的固態,燃燒時易形成流淌火,擴大火勢。
定義:指由氣體引起的火災。
燃燒物質: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等。
特性:這類物質通常以氣態存在,燃燒時火勢猛烈,蔓延速度快。
定義:指由可燃金屬引起的火災。
燃燒物質: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等。
特性:這類物質在燃燒時反應劇烈,火勢難以控制,且易產生爆炸性氣體。
定義:指帶電物體燃燒引起的火災。
燃燒物質:發電機房、變壓器、配電間、儀器儀表等在燃燒時不能及時或不宜斷電的電氣設備。
特性:這類火災在撲救時需要特別注意電氣安全,避免觸電和短路等危險。
定義:指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引起的火災。
燃燒物質:動植物油脂等。
特性:這類火災通常發生在廚房等烹飪場所,火勢蔓延速度較快,但相對其他類型火災來說,撲救難度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