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地2009年上半年發生了四起生產安全事故,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分別如下。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493號)的規定,其中屬于較大事故的是( )。
A. 2名員工死亡,6名員工重傷
B. 8名員工重傷,且直接經濟損失800萬元
C. 2名員工死亡,5名員工重傷,且直接經濟損失800萬元
D. 20名員工重傷,且直接經濟損失400萬元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493號)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4 個等級,具體劃分如下:
①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③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注:該等級標準中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在衡量一個事故等級時按照最嚴重的標準進行劃分。
2、某日13時,一景區露天玻璃棧道維保員因熱射病暈倒清滑下棧道,被佩戴的三點式安全帶懸吊在半空,在救援過程中,由于救援人員救援方式不當,導致安全帶脫落,維保員不慎墜亡。根據《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錯誤的是( )。
A. 中午極端高溫屬于環境因素中的室外作業場地環境不良
B. 選用三點式安全帶屬于物的因素中的防護缺陷
C. 玻璃棧道本身較滑屬于物的因素中的外形缺陷
D. 救援人員未接受預案培訓屬于管理因素中的應急管理缺陷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A選項正確:屬于室外作業場地環境不良中的惡劣氣候與環境
B選項正確:三點式安全帶不適用于高處作業,屬于防護缺陷——防護裝置、設施缺陷—防護裝置、設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差,包括防護裝置、設施、防護用品損壞、失效、失靈等
C選項錯誤:玻璃棧道較滑屬于室外作業場地環境不良——室外作業場地環境不良——作業場地和交通設施濕滑。
D選型正確:屬于管理因素-應急管理缺陷-事故應急預案缺陷-應急預案培訓不到位。
3、職業病危害因素按來源可分為生產過程、勞動過程和生產環境中產生的有害因素三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質可分為()。
A. 接觸因素、輻射因素、傳染因素
B. 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
C. 物理因素、化學因素、有毒因素
D. 濃度因素、強度因素、生物因素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害因素
(1) 化學因素,包括生產性粉塵和化學有毒物質。生產性粉塵,例如矽塵、煤塵、石棉塵、電焊煙塵等。化學有毒物質,例如鉛、汞、錳、苯、一氧化碳、硫化氫、甲醛、甲醇等。
(2) 物理因素,例如異常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異常氣壓、噪聲、振動、輻射等。
(3) 生物因素,例如附著于皮毛上的炭疽桿菌、甘蔗渣上的真菌,醫務工作者可能接觸到的生物傳染性病原物等 。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