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考注冊安全工程師的朋友,肯定都為記憶的事兒犯過難。那么多知識點,尤其是法規條文,又是專業術語,又是具體條款,記了忘、忘了記,來回折騰好幾遍,還是分不清哪個條款對應什么場景。其實,掌握對了記憶技巧,記這些內容能輕松不少,尤其是法規條文,找到規律就不容易混淆了。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不管是《安全生產管理》里的管理流程,還是《安全生產技術基礎》中的技術標準,先把每個知識點的意思弄明白,比死記硬背強得多。比如風險評價方法里的 “安全檢查表法”,知道它是通過列出檢查項目和標準,逐項檢查安全狀況,就能聯想到實際工作中怎么用,記起來就有畫面感了。
框架記憶也很重要。把一本教材的內容按章節搭建框架,大框架下再細分小模塊。比如《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可以按 “法律主體 - 責任劃分 - 處罰標準” 來分,每一部分再具體到不同的法律條文,像《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里的相關條款,這樣把零散的知識點串成線,記的時候就不容易漏,也能清楚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還有口訣記憶法,自己編一些簡單好記的口訣。比如記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措施,就可以用 “人員培訓要跟上,設備設施定期查,制度規程不能少,應急演練常開展” 這樣的口訣,把關鍵內容濃縮進去,背起來輕松,考試的時候一想到口訣,相關知識點就能帶出來。
法規條文之所以難記,主要是因為內容多、表述嚴謹,還經常有相似的條款。這時候可以用場景化記憶法,把條文和實際工作場景結合起來。比如《安全生產法》里關于生產安全事故報告的規定,想象一下如果發生事故,現場人員該怎么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要做什么,多長時間內上報,把這些步驟在腦子里過一遍,就像演電影一樣,記起來就直觀多了。
對比記憶法也很有效。把容易混淆的條文放在一起對比,找出它們的區別和聯系。比如《工傷保險條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里都有關于事故處理的內容,但一個重點在工傷認定和賠償,一個重點在應急救援和處置,對比之后,就能清楚每個條文的適用范圍和具體要求,避免記混。
另外,還可以按時間線或者邏輯順序來記。比如法規里的處罰條款,按照 “違法情形 - 處罰依據 - 處罰種類 - 處罰幅度” 這樣的順序,把每個條款拆開來記。像對未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的處罰,先知道這是違法情形,然后找到對應的法律條款作為依據,再記住處罰是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這樣一步一步,條理清晰,記起來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