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少量水即可成漿。漿液滲透力強,收縮率小,來源廣泛,成本低。不含可燃、助燃成分。泥漿要易于脫水且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一般要求含砂量為25%~30%。泥土粒度不大于2mm,細小粉粒(粒度小于1mm)應占75%以上。主要物理性能指標:密度為2.4~2.8t/m3,塑性指數為9~14,膠體混合物為25%~30%,含砂量為25%~30%。
泥漿的輸送通常采用泥漿的靜壓力作為動力,通過注漿站和管道系統送達使用地點。根據注漿壓力選擇合適的管道材料,壓力小于1.6MPa時選普通水管,大于1.6MPa時選用無縫鋼管。輸送倍線控制在3~8之間,以確保泥漿均勻分布。
當采掘巷道與地表水體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煤層厚度的50倍時,地表水對煤層開采的影響幾乎消失。
探水起點:
積水線:老空區邊界線。探水線:積水線外推60~150m。警戒線:探水線再外推50~150m。
探放水鉆孔參數:
超前距:終孔位置超前巷道一段距離。允許掘進距離:證實前方無透水危險的安全掘進長度。幫距:最外側斜孔到巷道幫的距離,常取20m,薄煤層減至8m。鉆孔密度:不超過3m,以防漏掉老空巷道。
探放水鉆孔布置方式:面夾角7°-15°,扇形或半扇形布置。
對于水壓大于1MPa的巖溶陷落柱,原則上不在煤層中布孔,而應在煤層底板巖層中布置,必要時先構筑防水閘墻。
保護層開采后的有效解壓期限為全部垮落法3年,全部充填法2年。
對人體危害最大的粒徑小于7.07μm的粉塵是粉塵控制的主要對象。
呼吸空氣量:20~30L/min。呼吸阻力:吸氣阻力≤50Pa,呼氣阻力≤30Pa。阻塵率:I級標準,對粒徑小于5μm的粉塵阻塵率>99%。有害空間:不大于180cm3。妨礙視野角度:<10°。氣密性:吸氣時無漏氣現象。
該技術在距爆源60~200m范圍內發揮抑制爆炸的作用,在狹窄多彎巷道中效果不佳。
檢修前需驗電確認無電,并在瓦斯濃度低于1.0%時放電,隨后安裝短路接地線。
傾斜井巷超過16°使用帶式輸送機時,需設置防護網并采取防止物料下滑的安全措施。
細數上述各考點,不難發現每個數字背后都承載著保障煤礦作業安全的重要意義。無論是泥漿的物理性能指標,還是防塵口罩的設計標準,每一項要求都是對安全的嚴格把關。希望這份關于《2025年中級注安考試《煤礦安全》數字考點速記(三)》的內容,能夠助力考生全面理解并準確記憶核心知識。成功通過考試,邁向更專業的職業道路。
微信掃描上方“安全工程師做題寶”小程序二維碼,立即使用免費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