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絕緣材料
電工絕緣材料分為3種
①固體絕緣材料 瓷、玻璃、云母、石棉等無機絕緣材料
②液體絕緣材料 礦物油、硅油等液體
③氣體絕緣材料 六氟化硫、氮等氣體
二、絕緣材料性能
(1)電性能。作為絕緣結構,主要性能是絕緣電阻、耐壓強度、泄漏電流和介質損耗。
介電常數是表明絕緣極化特征的性能參數(參數越大電阻率越低)。介電常數越大,極化過程越慢。
(2)力學性能。絕緣材料的力學性能指強度、彈性等性能。隨著使用時間延長,力學性能將逐漸降低。
(3)熱性能。絕緣材料的熱性能包括耐熱性能、耐弧性能、阻燃性能、軟化溫度和黏度。
①絕緣材料的耐熱性能用允許工作溫度來衡量。
②絕緣材料的耐弧性能指接觸電弧時表面抗炭化的能力。無機絕緣材料的耐弧性能優于有機絕緣材料的耐弧性能。
③絕緣材料的阻燃性能用氧指數表示。氧指數在21%以下的材料為可燃性材料,氧指數在21%~27%之間的為自熄性材料,氧指數在27%以上的為阻燃性材料。
④軟化溫度是指固體絕緣在較高溫度下維持不變形的能力。黏度指絕緣液體的流動性。
(4)吸潮性能。吸潮性能包括吸水性能和親水性能。木材屬于吸水性材料,玻璃屬于非吸水性材料、屬于親水性材料,蠟屬于非親水性材料。
(5)抗生物性能。抗生物性能是材料抵御霉菌等生物性破壞的能力。
三、 絕緣破壞
(1)絕緣擊穿
①氣體絕緣擊穿是由碰撞電離導致的電擊穿。氣體擊穿后絕緣性能會很快恢復;
②液體絕緣的擊穿特性與其純凈程度有關。液體絕緣擊穿后,絕緣性能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
③固體絕緣的擊穿有電擊穿、熱擊穿、電化學擊穿、放電擊穿等擊穿形式。
固體絕緣擊穿后將失去其原有性能。
電擊穿的特點是作用時間短、擊穿電壓高 。
熱擊穿的特點是電壓作用時間較長,而擊穿電壓較低。
電化學擊穿的特點是電壓作用時間很長、擊穿電壓往往很低。
(2)絕緣老化
老化是絕緣材料在運行過程中受到熱、電、光、氧、機械力、微生物等因素的長期作用,發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物理化學變化,導致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的劣化。
(3)絕緣損壞
損壞是指絕緣材料受到外界腐蝕性液體、氣體、蒸氣、粉塵的污染和侵蝕,以及受到外界熱源、機械力、生物因素的作用,失去電氣性能、力學性能的現象。
考點:觸電防護技術-屏護和間距
1.屏護
屏護是采用護罩、護蓋、柵欄、箱體、遮欄等將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
網眼屏護裝置的網眼不應大于20mm×20mm ~40mm×40mm
(1)遮欄高度不應小于1.7m,下部邊緣離地面高度不應大于0.1m。戶內柵欄高度不應小于1.2m;戶外柵欄高度不應小于1.5m。
(2)對于低壓設備,遮欄與裸導體的距離不應小于0.8m,欄條間距離不應大于0.2m;網眼遮欄與裸導體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0.15m。
(3)金屬材料制成的屏護裝置,必須接地(接零)。
(4)遮欄、柵欄等屏護裝置上應掛標示牌。出入口的門上應根據需要安裝信號裝置和聯鎖裝置。
2. 間距
在低壓作業中,人體及其所攜帶工具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于0.1m。
在10kV 作業中,無遮欄時,人體及其所攜帶工具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于0.7m;有遮欄時,遮欄與帶電體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0.35m。
架空線路應避免跨越建筑物,架空線路不應跨越可燃材料屋頂的建筑物。
導線與建筑物的最小距離。
架空線路應與有爆炸危險的廠房和有火災危險的廠房保持必需的防火間距。
架空線路斷線接地時,為了防止跨步電壓傷人,在離接地點4~8m范圍內,不能隨意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