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章 機械安全技術
第一節 機械安全基礎知識
考點一:實現機械安全的途徑與對策措施(考頻 4 次)
(二)安全防護措施
安全防護措施是指從人的安全需要出發,采用特定技術手段,防止僅通過本質安全設計措施不足以減小或充分限制各種危險的安全措施,包括防護裝置、保護裝置及其他補充安全保護措施。
1.防護裝置
通常采用殼、罩、屏、門、蓋、柵欄等結構和封閉式裝置,用于提供保護的物理屏障,將人與危險隔離,為機器的組成部分。
1)防護裝置的類型
(1)固定式防護裝置。保持在所需位置(關閉)不動的防護裝置。不用工具不能將其打開或拆除。
(2)活動式防護裝置。通過機械方法(如鐵鏈、滑道等)與機器的構架或鄰近的固定元件相連接,并且不用工具就可打開。
(3)聯鎖防護裝置。在危險機器功能執行過程中,只要防護裝置被打開,就給出停機指令。
機械傳動機構常見的防護裝置有用金屬鑄造或金屬板焊接的防護箱罩,一般用于齒輪傳動或傳輸距離不大的傳動裝置的防護;
金屬骨架和金屬網制成的防護網常用于皮帶傳動裝置的防護;
柵欄式防護適用于防護范圍比較大的場合,或作為移動機械移動范圍內臨時作業的現場防護,或高處臨邊作業的防護等。
2.保護裝置
防護裝置以外的安全防護裝置,通過自身的結構功能限制或防止機器的某種危險,消除或減小風險的裝置。常見的有聯鎖裝置、能動裝置、保持-運行控制裝置、雙手操縱裝置、敏感保護設備、有源光電保護裝置、機械抑制裝置、限制裝置、有限運動控制裝置(行程限制裝置)等。
按功能不同,保護裝置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 |
名稱 | 用途 |
(1)聯鎖裝置。 | 用于防止危險機器功能在特定條件下(通常是指只要防護裝置未關閉)運行的裝置。可以是機械、電氣或其他類型的。 |
(2)能動裝置。 | 一種附加手動操縱裝置,與啟動控制一起使用,并且只有連續操作時,才能使機器執行預定功能。 |
(3)保持-運行控制裝置。 | 一種手動控制裝置,只有當手對操縱器作用時,機器才能啟動并保持機器功能。 |
(4)雙手操縱裝置。 | 至少需要雙手同時操作,以便在啟動和維持機器某種運行的同時,針對存在的危險,強制操作者在機器運轉期間,雙手沒有機會進入機器的危險區,以此為操作者提供保護的一種裝置。 |
(5)敏感保護設備。 | 用于探測人體或人體局部,并向控制系統發出正確信號以降低被探測人員風險的設備。 |
(6)有源光電保護裝置。
| 通過光電發射和接收元件完成感應功能的裝置,可探測特定區域內由于不透光物體出現引起的該裝置內光線的中斷。 |
(7)機械抑制裝置。 | 在機構中引入桿、銷)的裝置。的能靠其自身強度,防止危險運動的機械障礙(如楔、軸、撐 |
(8)限制裝置。 | 防止機器或危險機器狀態超過設計限度(如空間限度、壓力限度、載荷力矩限度等)的裝置。 |
(9)有限運動控制裝置(也稱行程限制裝置)。 | 與機器控制系統一起作用的,使機器元件做有限運動的控制裝置。 |
3.安全防護裝置的選擇
(1)旋轉機械的傳動外露部分,如傳動帶、砂輪、電鋸、皮帶輪和飛輪等,都要設防護裝置。
(2)沖壓設備的施壓部分要安設如擋手板、撥手器聯鎖電鈕、安全開關、光電控制等防護裝置。當人體某一部分進入危險區之前,使滑塊停止運動。
4.補充保護措施
補充保護措施也稱附加預防措施,是指在設計機器時,除了一般通過設計減小風險,采用安全防護措施和提供各種使用信息外,還應另外采取的有關安全措施。
1)實現急停功能的組件和元件
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確定機器是否需要裝備一個或多個急停裝置,以使已有或即將發生的危險狀態得以避開。滿足以下要求:
(1)急停裝置容易識別、清晰可見。急停器件為紅色掌撳或蘑菇式開關、拉桿操作開關等,附近襯托色為黃色。
(2)急停裝置應能迅速停止危險運動或危險過程而不產生附加風險,急停功能不應削弱安全裝置或與安全功能有關裝置的效能。
(3)急停裝置應設有防止意外操作的措施,通常與操作控制站隔開以避免相互混淆,可設置在操作者無危險隨手可及之處,也可設置在可碎玻璃殼內。
(4)急停裝置被啟動后應保持接合狀態,在用手動重調之前應不可能恢復電路。
經過中科建安的悉心培育與考生們的刻苦努力,相信每位考生都已在心中種下了實現機械安全的種子。在即將到來的考試中,愿你們能夠勇敢展現自己的所學所得,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無論考試結果怎樣,這段學習經歷都將成為你們職業生涯中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