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章 電氣安全技術
第二節(jié) 觸電防護技術
考點一:間接觸電防護措施(考頻 7 次)
(一)接地保護
接地保護和接零保護都是防止間接接觸電擊的基本技術措施。
1.IT 系統即保護接地系統。
1)IT 系統安全原理
字母 I 表示配電網不接地或經高阻抗接地,
字母 T 表示電氣設備外殼直接接地。
將在故障情況下可能呈現危險對地電壓的金屬部分經接地線、接地體(均為低電阻)同大地連接起來,把故障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以內的做法就是保護接地。漏電狀態(tài)并沒有消失。
應當指出,只有在不接地配電網中,由于單相接地電流較小,才有可能通過保護接地把漏電設備故障對地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之內。
2)保護接地應用范圍和基本要求
保護接地適用于各種不接地配電網。
在 380V 不接地低壓配電網中,為限制設備漏電時外殼對地電壓不超過安全范圍,一般要求保護接地電阻≤4Ω。當配電變壓器或發(fā)電機的容量不超過 100kV·A 時,R≤10Ω。
2.TT 系統
下圖為三相星形連接的低壓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線配電網。這種配電網能提供一組線電壓和一組相電壓,便于動力和照明由同一臺變壓器供電。這種配電防護系統稱為 TT 系統。第一個字母 T 表示的就是電源是直接接地,第二個字母 T 表示的是電氣設備外殼直接接地。
優(yōu)點:過電壓防護性能較好、一相故障接地時單相電擊的危險性較小、故障接地點比較容易檢測。
中性點引出的 N 線稱為中性線。由于 N 線的作用是與任一相線一起提供 220V 的工作電壓,而且是與零電位大地連起來的,因而 N 線也稱為工作零線。中性點的接地 RN稱為工作接地。
安全原理:一方面,由于 RE和 RN、同在一個數量級,漏電設備對地電壓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圍以內。另一方面,由于故障電流 IE 經 RE和 RN 成回路,RE 和 RN都是歐姆級的電阻,IE 不可能太大,一般的短路保護不起作用,不能及時切斷電源,使故障長時間延續(xù)下去。
因此,只有在采用其他防止間接接觸電擊的措施有困難的條件下才考慮采用 TT 系統。
采用 TT 系統時,應當保證在允許故障持續(xù)時間內漏電設備的故障對地電壓不超過某一限值。為此,在 TT 系統中應裝設能自動切斷漏電故障的漏電保護裝置(剩余電流保護裝置)。
TT 系統主要用于低壓用戶,即用于未裝備配電變壓器,從外面直接引進低壓電源的小型用戶。
通過中科建安的這份概覽,我們期望考生們能夠深刻認識到間接觸電防護的重要性,并在備考過程中注重相關知識的積累與鞏固。繼續(xù)深化學習,中科建安將與你同行,共同迎接考試的挑戰(zhàn)。
免責聲明:文章中圖像或者字體使用,僅為保持試題或者內容完整性,可讀性,如有不當,可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