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防治水技術
第一節礦井水害管理
考點二:井下探放水(考頻 3 次)
井田內常存在老空區積水區、強含水層、含水斷層以及導水陷落柱,當采掘工程接近或接觸這些水體時容易產生水害。因此,巷道掘進之前,必須采用鉆探、物探、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質條件,在探明水情的基礎上,將水放出或采取其他防治措施。
采掘工作面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立即停止施工,確定探水線,實施超前探放水,經確認無水害威脅后,方可施工:
①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積水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鄰煤礦時;
②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暗河、溶洞和導水陷落柱時;
③打開隔離煤柱放水前;
④接近可能與河流、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導水通道時;
⑤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鉆孔時;
⑥接近水文地質條件不清的區域時;
⑦接近有積水的灌漿區時;
⑧接近其他可能突(透)水的區域時。
(一)小窯老空水的探放
1.探水起點的確定
由于小窯老空區積水范圍是通過調查得出的,所以其積水邊界不是十分準確,如有條件最好用物探方法查明。根據一些礦區經驗,將調查和勘探獲得的小窯老空區分布資料經過分析后,在煤層底板等高線圖相應位置上按比例填繪小窯老空區范圍及 3 條界線,如圖所示。
(1)積水線。調查核定的積水區邊界線(即老空區的范圍),其深部界線應據老窯的最深下山劃定。
(2)探水線。沿積水線外推 60-150m 的距離畫一條線(上山掘進時為順層的斜距),此數值大小視積水邊界的可靠程度、水壓大小、煤的堅硬程度、頂底板巖性及地質構造等因素確定。當掘進巷道達到此線應開始探水,探水前必須確定探水線并繪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
(3)警戒線。從探水線再外推 50-150m(上山掘進時指傾斜距離),巷道進入此線后,應警惕積水的威脅,注意掘進工作面的變化,如發現,有透(突)水征兆應提前探水。
通過中科建安的知識點總結,考生們將能夠清晰地認識到井下探放水技術在水害防治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其基本原理與操作要點,為順利通過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助力每位學員在備考之路上穩步前行。
免責聲明:文章中圖像或者字體使用,僅為保持試題或者內容完整性,可讀性,如有不當,可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