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礦山救護
第二節礦工自救和現場急救
考點一:主要災害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考頻 3 次)
(一)瓦斯煤塵爆炸事故
1.防止在瓦斯與煤塵爆炸時遭受傷害的措施
瓦斯與煤塵爆炸時,由于爆炸沖擊波傳播,可能導致附近井巷大氣風流出現停滯、顫動,人的耳鼓膜受壓等現象。為避免或減小隨之而來的燃燒波的危害,井下人員一旦發現這種情況時,要沉著、冷靜,采取措施進行自救。具體方法是:背向空氣顫動的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閉住氣暫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蓋住身體,盡量減少身體暴露面積,以減少燒傷。爆炸后,要迅速按規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著避災路線,趕快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假如巷道破壞嚴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時,可以到棚比較完整的地點躲避,等待救護。
2.掘進工作面特殊條件下的自救與互救措施
如發生小型爆炸,掘進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壞,遇險礦工未受直接傷害或受傷不重時,應立即打開隨身攜帶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災巷道到達新鮮風流中。對附近的傷員,要協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出危險區。對不能行走的傷員,在靠近新鮮風流30~50m 范圍內,要設法抬運到新風中;如距離遠,則只能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運。撤出災區后,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
如發生大型爆炸,掘進巷道遭到破壞,退路被阻,但遇險礦工受傷不重時,應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計疏通巷道,盡快撤到新鮮風流中。如巷道難以疏通,應坐在支護良好的棚子下面,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建立臨時避難硐室,相互安慰、穩定情緒、等待救助,并有規律地發出呼救信號。爆炸后過一定時間,災區爆炸產物就會被稀釋到安全濃度,此時再組織大家撤離,效果最好,這種成功的案例特別多。
3.采煤工作面的自救與互救措施
如果進回風巷道沒有垮落堵死,通風系統破壞不大,所產生的有害氣體較易被排除,這種情況下采煤工作面進風側的人員一般不會受到嚴重傷害,回風側的人員要迅速佩戴自救器,經最近的路程進入進風側。
如果爆炸造成嚴重的塌落冒頂,通風系統被破壞,爆源的進回風側都會聚積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該范圍所有人員都有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為此,在爆炸后,沒有受到嚴重傷害的人員,要立即打開自救器并佩戴好。在進風側的人員要逆風撤出,在回風側的人員要設法經最短路線,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如果由于冒頂嚴重撤不出來時,首先要把自救器佩戴好,并協助重傷員在較安全地點待救。附近有獨頭巷道時,也可進入暫避,并盡可能用木料、風筒等設立臨時避難場所,并把礦燈、衣物等明顯的標識物,掛在避難場所外面明顯的地方,然后進入室內靜臥待救,如果臨時避難場所中有壓風管路,要設法打開,保證臨時避難場所有充足的新鮮空氣。
4.危險區外的人員搶救措施
危險區以外的現場人員,在未受到傷害的情況下,更要發揚互助互愛的精神,積極進行搶救。立即向現場領導報告,或通過電話及其他方法向調度室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遇險人數及其他災情。佩戴好自救器,帶領距新鮮風流較近的災區傷員選擇正確線路逃離。阻止未佩戴自救器的人員進入災區,防止事故擴大。絕對禁止任何人不分條件盲目進入災區救人。
無論是火災自救、瓦斯爆炸防范,還是其他煤礦安全領域的挑戰,中科建安陪伴在考生身邊,我們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與科學的備考方法,每位考生都能在中級注安《煤礦安全》的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