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礦井通風
第四節 礦井通風系統
考點二:通風設施(考頻 2 次)
因為生產的需要,井下巷道總是縱橫交錯、彼此貫通的。所以,為保證風流按擬定的路線流動,就必須在某些巷道內建筑相應的通風設施對風流的流動進行控制。通風設施分兩類,一類是引導風流的設施,另一類為隔斷風流的設施。
(一)引導風流的設施
引導風流的設施主要有風硐、風橋等。
1.風硐
風硐是連接通風機裝置和風井的一段巷道,風硐斷面如圖所示。因為通過風硐的風量很大,而且風硐內外的壓力差較大,故對其設計和施工的質量要求較高;又由于風硐的服務年限長,故風硐多用混凝土、磚石等材料建筑。
較好的風硐應符合如下條件:
(1)風硐應有足夠大的斷面,要求風速不超過 15m/s。
(2)風硐不宜過長,與井筒連接處要平緩,靠近通風機一段不能有直角拐彎,斷面以圓形為最好,內壁要光滑,拐彎要平緩,要保持風硐內無堆積物,良好的風硐的風阻值應較小,風硐阻力不宜過大。
(3)風硐及閘門等裝置結構要嚴密,以防止大量漏風。
2.風橋
風橋是將兩股平面交叉的新、污風流隔成立體交叉的一種通風設施,污風從橋上通過,新風從橋下通過。根據結構特點不同,風橋可分為:繞道式風橋、混凝土風橋和鐵筒風橋。
(1)繞道式風橋,當服務年限很長,通過風量在 20m3/s 以上時,可以采用。開鑿在巖石里,最堅固耐用,漏風少。
(2)混凝土風橋,當服務年限較長,通過風量為 10~20m3/s 時,可以采用。結構緊湊,比較堅固。
(3)鐵筒風橋,一般在服務年限很短,通過風量在 10m3/s 以下時,可以采用。可在次要風路中使用。
歷年考題
【2021】案例三 3.列出該礦井構筑的通風設施。
【案例】某煤礦開采 4 號煤層,核定年生產能力為 3Mt。該礦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風立井 3 個井筒,采用中央邊界式通風。副斜井主進風,回風立井回風,地面建有永久瓦斯抽放系統。綜采工作面采用 U 型通風,上隅角附近設置木板隔墻引導風流稀釋沖淡瓦斯,該工作面采取了噴霧降塵措施,未進行煤層注水。掘進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風機壓入式通風,選用 FBDN06.3/2×30 局部通風機,配套柔性風筒。備用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內設置調節風門進行風量調節。采區進風上山和回風上山之間的聯絡巷內按要求砌筑永久性擋風墻隔斷風流。相鄰采煤工作面之間設置了隔爆水棚。
【2021】案例三 3.列出該礦井構筑的通風設施。
永久性擋風墻、木板隔墻、調節風門、防爆蓋、風硐。
通風設施,礦井通風系統的關鍵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科建安通過悉心整理的知識點,助您輕松掌握通風設施的奧秘。在中級注安《煤礦安全》的考試中,愿您憑借對通風設施的深刻理解,展現出知識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