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中:
第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分別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應當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 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除依照前款規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一)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
(二)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三)隱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條 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車間、分廠、區隊等)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 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
(2018年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考試真題)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關于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統計分析表,并由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分管負責人簽字
B.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C.對于重大事故隱思,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立即組織治理
D.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隱患的治理方案
參考答案:D
為避免考生錯過初級注安師考試報考時間,您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二、民用爆炸物品購買規定
銷售民用爆炸物品的企業,應當自民用爆炸物品買賣成交之日起3日內,將銷售的品種、數量和購買單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和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購買民用爆炸物品的單位,應當自民用爆炸物品買賣成交之日起3日內,將購買的品種、數量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
(2018年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考試真題)根據《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購買民用爆炸物品的單位應當自民用爆炸物品買賣成交之日起( )內,將購買的品種、數量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
A.15日
B.10日
C.3日
D.7日
參考答案:C
三、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的種類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結合本單位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情況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按照針對情況的不同,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1.生產經營單位風險種類多、可能發生多種事故類型的,應當組織編制本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綜合應急預案應能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的綜合性文件。綜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本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2.對于某一種類的風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制定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別(如煤礦瓦斯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等事故)、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或方案,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按照綜合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制定,并作為綜合應急預案的附件。專項應急預案應制定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3.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點工作崗位的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現場處置方案應根據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編制,具體、簡單、針對性強。做到事故相關人員應知應會,熟練掌握,并通過應急演練,做到迅速反應、正確處置。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