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工運行安全技術
第五節 特殊作業環節安全技術
考點 3:受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考頻 3 次)
受限空間:進出口受限,通風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或缺氧,對進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的封閉、半封閉設施及場所,如反應器、塔、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 (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閉、半封閉場所。
受限空間作業:進入或探入受限空間進行的作業。
(一)《GB 30871-2022》- 6.1
作業前,應對受限空間進行安全隔離,要求如下:
a)與受限空間連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業的管道應采用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的方式進行隔離;不應采用水封或關閉閥門代替盲板作為隔斷措施;
b)與受限空間連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業的孔、洞應進行嚴密封堵:
c)對作業設備上的電器電源,應采取可靠的斷電措施,電源開關處應上鎖并加掛警示牌。
(二)《GB 30871-2022》- 6.2
作業前,應保持受限空間內空氣流通良好,可采取如下措施:
a)打開人孔、手孔、料孔、風門、煙門等與大氣相通的設施進行自然通風;
b)必要時,可采用強制通風或管道送風,管道送風前應對管道內介質和風源進行分析確認;
c)在忌氧環境中作業,通風前應對作業環境中與氧性質相抵的物料采取卸放、置換或清洗合格的措施,達到可以通風的安全條件要求。
(三)《GB 30871-2022》- 6.3
作業前,應確保受限空間內的氣體環境滿足作業要求,內容如下:
a)作業前 30min 內,對受限空間進行氣體檢測,檢測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
b)檢測點應有代表性,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對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進行檢測分析;
c)檢測人員進入或探入受限空間檢測時,應佩戴 6.6 中規定的個體防護裝備;
d)涂刷具有揮發性溶劑的涂料時,應采取強制通風措施;
e)不應向受限空間充純氧氣或富氧空氣;
f)作業中斷時間超過 60min 時,應重新進行氣體檢測分析。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的掌握,是每位中級注安需具備的能力之一。通過中科建安的系統學習,考生們將能夠深入理解受限空間作業的風險與防控措施,為應對考試和實際工作挑戰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