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多選題】該事故的間接原因為()。多選
A.未將本班生產中的異常工況向班長報告
B.混合槽超溫導致物料中硝酸銨受熱分解,料漿外流,發生高溫分解燃爆
C.未認真落實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專家意見,未設計自動聯鎖控制系統
D.安全培訓不到位
E.試生產前未對試生產方案進行審查
答案:ACDE
解析:直接原因:1#混合槽物料溫度長達 1 小時 19 分鐘高于工藝規程控制上限175℃,實際溫度介于 185℃-200℃之間運行,且物料停留時間過長,導致物料中硝酸銨受熱分解,溫度持續上漲,期間 1#和 2#混合槽相繼冒槽,料漿外流,發生高溫分解燃爆。
間接原因:(1)新裝置投用前安全操作培訓不到位;(2)設施設計存在缺陷;(3)甲公司試生產前未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以及專家對試生產方案進行審查;(4)試生產方案和崗位操作規程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5)未認真落實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時專家提出的意見;
(6)操作人員發現混合槽溫度達到 201℃,未及時采取處置措施,也未將異常工況向班長報告。
10.背景材料:【模擬題】甲公司位于化學工業區內,占地約 200 公頃,是擁有設計生產能力為 109 萬噸/年乙烯、65 萬噸/年苯乙烯等大型化工企業。2016 年度共發生 2 起事故,造成 5 人死亡,13 人重傷,在崗職工 1220 人。乙公司是一家機電安全工程公司,有在崗職工約 110 名。主要經營范圍為化工石油設備管道安裝工程、機電設備安裝維修設計、電器儀表安裝維修、防腐保溫工程、消防設施工程等。乙公司長期為甲公司提供設備檢維修服務工作。甲企業巡檢時發現苯罐 201 呼吸閥有微量泄漏導致苯蒸汽濃度超限,經呼吸閥檢修后判斷為浮盤密封泄漏,并報乙公司,安排其對浮盤密封進行檢修。2017 年 4 月 19 日,乙公司安排苯罐 201 倒空作業,通過關閥門的形式與其他設備進行了隔離,蒸罐 4 天后,氮氣置換 8 天,隨后打開儲罐人孔進行自然通風,從儲罐人孔處檢查發現浮盤密封損壞,進罐檢查發現 3 9 個浮箱泄漏積液。2017 年 5 月 12 日,乙公司工程服務部維護經理組織專題會,確認浮箱已無修復價值,決定整體更換浮盤,未進行氣體分析,只辦理了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票,未辦理臨時用電作業票和動火作業安全作業票。15 時 25 分,乙公司 6 名作業人員進入罐內作業,未安排監護人,苯罐發生爆炸并燃燒,造成 6 名作業人員死亡,罐頂撕裂。經初步調查、了解情況與分析測試,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打孔后的浮箱內殘存苯液流出,在罐內揮發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在拆除內浮頂儲罐浮箱過程中,遇使用非防爆電鉆產生的火花發生爆炸燃燒。
10.1【簡答題】請計算甲公司在 2016 年度的百萬工時死亡率及千人重傷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答案:百萬工時死亡率=死亡人數÷實際總工時×106=5÷(1220×8×250)×106=2.05 千人重傷率=重傷人數÷從業人員數×103=13÷1220×103=10.66
解析:無
11.背景材料:【2020 年真題】背景:W 公司是一家石油庫倉儲企業,2018 年平均員工人數為 80 人,企業利稅共計 1600 萬元。2019 年 5 月 15 日 14 時 30分,在打磨內浮盤支腿時,儲罐突然發生爆炸著火。事故調查認定,W 公司該事故造成 3 人死亡,T02 罐體撕裂,罐體位移。
11.1【簡答題】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6721),給出事故的工作損失價值計算公式,并計算 W 公司該起事故的工作損失價值(企業法定工作日為 300 天)。
答案:事故的工作損失價值=事故的總損失工作日數×企業上年利稅/(企業上年平均職工人數×企業上年法定工作日數)事故的工作損失價值=3×6000×1600÷(80×300)=1200 萬元
解析:無
通過對《化工安全》高頻易錯案例題9-11的深入剖析,我們不難發現,化工安全領域的每一個細節都關乎生命與財產的安全,任何疏忽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因此,作為未來的中級注安師,考生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責任感,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希望本文的解析與指導能夠為考生們提供有益的幫助,助力大家在2024年的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化工行業的安全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期待每一位考生都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成為化工安全領域的佼佼者,為構建更加安全、穩定、和諧的生產環境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