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事故發生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實施應急救援。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生產經營單位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正確的是()。
A.及時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響的單位和人員
B.迅速控制危險源,組織搶救遇險人員
C.維護事故現場秩序,等待救援
D.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險擴大和次生、衍生災害發生
E.立即征用相鄰單位的物資進行救援,控制事故危害擴大
答案:ABD
解析:ABD 選項正確、C 選項錯誤:
第十七條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立即啟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采取下列一項或者多項應急救援措施,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告事故情況:
(一)迅速控制危險源,組織搶救遇險人員;
(二)根據事故危害程度,組織現場人員撤離或者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
(三)及時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響的單位和人員;
(四)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擴大和次生、衍生災害發生;
(五)根據需要請求鄰近的應急救援隊伍參加救援,并向參加救援的應急救援隊伍提供相關技術資料、信息和處置方法;
(六)維護事故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和相關證據;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急救援措施
E選項錯誤:第十八條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接到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上報事故情況,啟動相應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的規定采取下列一項或者多項應急救援措施:
(一)組織搶救遇險人員,救治受傷人員,研判事故發展趨勢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二)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響的單位和人員,隔離事故現場,劃定警戒區域,疏散受到威脅的人員,實施交通管制;
(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擴大和次生、衍生災害發生,避免或者減少事故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四)依法發布調用和征用應急資源的決定;
(五)依法向應急救援隊伍下達救援命令;
(六)維護事故現場秩序,組織安撫遇險人員和遇險遇難人員親屬;
(七)依法發布有關事故情況和應急救援工作的信息;(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急救援措施。有關地方人民政府不能有效控制生產安全事故的,應當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報告。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及時采取措施,統一指揮應急救援。
【考點來源】第六章 第九節 考點四:《條例》規范了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
17.根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關于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許可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應急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域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工作
C.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實行統一監管、分級實施、教考分離的原則
D.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指導、監督
E.省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可以委托縣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實施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復審工作
答案:ACD
解析:A 選項正確:第五條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
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以下簡稱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B 選項錯誤:第七條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安全監管總局)指導、監督全國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工作,負責本行政區域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復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域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和持證上崗工作。C 選項正確:第六條 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實行統一監管、分級實施、教考分離的原則。D 選項正確: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以下簡稱煤礦安監局)指導、監督全國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含煤礦礦井使用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工作,負責本行政區域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復審工作。E 選項錯誤: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以下統稱考核發證機關)可以委托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實施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復審工作。
【考點來源】第七章 第三節 考點三: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許可及監督管理
18.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仍然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關于勞動能力鑒定的說法,正確的有()。
A.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B.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C.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D.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建立醫療衛生專家庫,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
E.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 60 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得延期
答案:ABD
解析:AB 選項正確: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C 選項錯誤:第二十三條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D 選項正確:第二十五條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 3 名或者 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E 選項錯誤: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 60 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 30 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考點來源】第六章 第十一節 考點四:工傷和勞動能力鑒定的規定
19.發生事故后,生產經營單位應該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根據《安全生產法》,關于企業應急管理的做法,正確的有()。
A.某金屬冶煉企業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后,建立了應急救援組織,配備了專職應急救援人員
B.某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多年未發生事故,未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C.某礦山企業因生產經營規模較小,未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但指定了若干名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
D.某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獨立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未與所在地政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相銜接
E.某建筑施工企業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配備了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
答案:ACE
解析:AC 選項正確:第七十九條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但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BD 選項錯誤:第七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與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制定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相銜接,并定期組織演練。E 選項正確: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筑施工單位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
【考點來源】第三章 第六節
考點四:高危生產經營應急救援組織及裝備、器材的規定
20.下列關于安全生產法律效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安全生產法》在安全生產領域具有普遍適用的法律效力
B.《消防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公安部令)
C.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的規章
D.同一層次的安全生產立法對同一問題規定不一致時,特殊法優于普遍法
E.地方政府規章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
答案:ABD
解析:《安全生產法》是安全生產領域的具有普遍適用的法律效力一部綜合性法律。
因此,A 正確。《消防法》屬于法律,《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屬于部門規章,部門規章是法律的下位法,法律的法律效力高于部門規章。因此 B 正確。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屬于部門規章,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 C 錯誤。同一層次的安全生產立法對同一問題規定不一致時,特殊法優于普遍法;因此 D 正確。地方政府規章的效力低于行政法規。因此 E 錯誤。
【考點來源】第二章 第一節 法律基礎知識
綜上所述,第16至20道高頻易錯多選題在2024年中級注安師《法律法規》考試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不僅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法律基礎,還需要考生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本文的解析,我們希望能為考生們提供一份詳盡的備考指南,幫助大家在應對這些題目時更加從容不迫,最終取得理想的成績。
綜上所述,第16至20道高頻易錯多選題在2024年中級注安師《法律法規》考試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不僅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法律基礎,還需要考生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本文的解析,我們希望能為考生們提供一份詳盡的備考指南,幫助大家在應對這些題目時更加從容不迫,最終取得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