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根據統計某煤礦綜采工作面日產煤量 1000t,掘進工作面日產煤總量 200t。礦井煤層瓦斯含量為 12m3/t,封閉采空區的瓦斯抽采量為 2.3m3/min,則該礦井的絕對瓦斯涌出量為()m3/min。
A.3.9
B.5.3
C.10.6
D.12.3
答案:D
解析:A、B、C 選項錯誤。D 選項正確:(1000+200)×12/(24×60)+2.3=12.3。
【考點來源】第三章 第二節 考點五:瓦斯涌出量
42.()是水文地質勘探最核心的方法,它不僅能為水文地質計算提資料,還能能反映含水層的水文地質特性。
A.水文地質鉆探
B.抽(放)水試驗
C.底板巖石力學試驗
D.超聲波試驗
答案:B
解析:抽(放)水試驗是水文地質勘探最核心的方法,它不僅能為水文地質計算提資料,而且重要的是抽(放)水試驗過程本身就能反映含水層的水文地質特性。因此抽(放)水試驗是水文地質勘探有效和首選的技術方法之一,但該方法的缺點是歷時長、費用高。20 世紀 80 年代中后期引入脈沖干擾試驗法,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替代抽(放)水試驗。
考點:專門水文地質試驗
43.某煤礦在巡查中發現部分區域發生冒頂,水量突增并出現流砂,流砂呈間歇性,水色時清時濁,據此判斷可能發生的透水類型是()。
A.老空(窯)水突水
B.底板灰巖含水層突水
C.沖積層水的突水
D.陷落柱與斷層突水
答案:C
解析:A、B、D 選項錯誤。C 選項正確:沖積層水的突水預兆(1)突水部位發潮、滴水且滴水現象逐漸增大,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水中含有少量細砂。(2)發生局部冒頂,水量突增并出現流砂,流砂常呈間歇性,水色時清時濁,總的趨勢是水量、砂量增加,直至流砂大量涌出。(3)頂板發生潰水、潰砂,這種現象可能影響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現塌陷坑。
【考點來源】第五章 第二節 考點一:透水預兆
44.根據通風阻力定律,若已測得巷道的摩擦阻力 h,風量 Q 和該段巷道的幾何參數,參閱有關公式,即可求得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數α,因此要準確測定摩擦阻力 h 和風量 Q 的值,根據相關規定,下列關于測點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測點應布置在局部阻力物前方 3 倍巷寬處
B.測點應布置在局部阻力物后方 6 倍巷寬處
C.測點應選擇在風流不穩定的區域
D.測段距離和風量較大時,壓差可以為 10pa
答案:A
解析:A 選項正確:在局部阻力物前布置測點,距離不得小于巷寬的 3 倍。B 選項錯誤:在局部阻力物后布置測點,距離不得小于巷寬的 8~12 倍。C 選項錯誤:測定斷面應選擇在風流較穩定的區域。D 選項錯誤:測段距離和風量均較大,壓差不低于 20Pα。
【考點來源】第二章 第二節 考點一:通風阻力測定
45.下列關于探放水的三條界線說法不正確的是()。
A.積水線。調查核定的積水區邊界線(即老空區的范圍),其深部界線應據老窯的最深下山劃定
B.掘進巷道達到探水線應開始探水,探水前必須確定探水線并繪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
C.巷道進入警戒線后,應警惕積水的威脅
D.積水邊界的可靠程度、水壓大小、煤的堅硬程度、頂底板巖性及地質構造會影響警戒線和探水線的距離
答案:D
解析:
(1)積水線。調查核定的積水區邊界線(即老空區的范圍),其深部界線應據老窯的最深下山劃定。
(2)探水線。沿積水線外推 60~150m 的距離畫一條線(上山掘進時為順層的斜距),此數值大小視積水邊界的可靠程度、水壓大小、煤的堅硬程度、頂底板巖性及地質構造等因素確定。當掘進巷道達到此線應開始探水,探水前必須確定探水線并繪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
(3)警戒線。從探水線再外推 50~150m(上山掘進時指傾斜距離),巷道進入此線后,應警惕積水的威脅,注意掘進工作面的變化,如發現有透(突)水征兆應提前探水。
考點:小窯老空水的探放
通過對《建筑安全》科目中高頻易錯題41-45的詳細解析,我們不僅明確了每個題目的正確答案,還深入理解了2024年中級注安考試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實施細節。這種針對性的復習能夠幫助我們有效避免在相同問題上重復失分,提升考試的整體表現。考前集中復習這部分內容,結合實際案例加深理解和記憶,可以進一步提高考試的得分率。祝大家備考順利,考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