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某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承包商進行裝置建設,并對現場的承包商安全管理提出要求,下列關于現場安全管理內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針對作業過程所涉及設備和工具的管理程序
B.特種設備或現場安裝的起重設備必須取得政府有關部門頒發的使用許可證后方可使用
C.承包商作業人員進行施工作業后,生產經營單位應與承包商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D.在承包商隊伍進入作業現場后,發包單位要對其進行消防安全、設備設施保護及社會治安方面的教育
答案:B
解析:A 選項錯誤:承包商應建立針對作業過程所涉及設備和工具的管理程序。
C 選項錯誤:承包商作業人員進行施工作業前,生產經營單位應將與施工作業有關的安全技術要求向承包商作業人員作出詳細說明,雙方簽字確認,未經安全技術交底,切勿進行作業。
D 選項錯誤:在承包商隊伍進入作業現場前,發包單位要對其進行消防安全、設備設施保護及社會治安方面的教育。
47.某化工企業為進一步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各有關部門的安全監管責任,通過百日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隱患,有效防范和遏制各類事故發生。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 16 號),關于該化工企業事故隱患處理的要求中,正確的是()。
A.企業應每月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于每月 15 日前向應急管理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
B.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
C.被有關部門掛牌督辦并責令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治理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截止后應對治理情況進行評估
D.統計分析表應當由生產經營單位主管生產的領導簽字
答案:C
解析:A 選項錯誤: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分別于下一季度 15 日前和下一年 1 月 31 日前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
B 選項錯誤: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
D 選項錯誤:統計分析表應當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
48.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是保障從業人員人身安全與健康的重要措施,員工正確合理的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能夠有效地防止事故對人員的傷害。下列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行為中,正確的是()。
A.機床操作人員穿戴防割傷手套
B.電工作業人員作業時穿防靜電鞋
C.汽油罐區巡檢人員穿絕緣鞋
D.焊接作業人員戴遮光護目鏡
答案:D
解析:A 選項錯誤:操作各類機床或在有被夾擠危險的地方作業時嚴禁戴手套;
B 選項錯誤:電工作業人員作業時應當穿戴絕緣鞋。
C 選項錯誤:易燃易爆場所要穿防靜電鞋。
49.2020 年 10 月 1 日,某危險化學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管道有滲漏現象,需要立即進行焊接維修,維修人員按照動火作業的流程和要求進行作業。根據《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30871),關于動火作業安全管理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較長的物料管線上動火,應采取插入盲板進行分析
B.動火期間距動火點 15m 內不應排放可燃氣體
C.特級動火作業票應由作業單位辦理,安全管理部門審批
D.當被測氣體的爆炸下限等于 4%時,其被測濃度應不大于 0.5%(體積分數)
答案:D
解析:A 選項錯誤:動火分析的監測點要有代表性,在較大的設備內動火,應對上、中、下各部位進行監測分析;在較長的物料管線上動火,應在徹底隔絕區域內分段分析。
B 選項錯誤:動火期間距動火點 30m 內不應排放可燃氣體;距動火點 15m 內不應排放可燃液體;在動火點 10m 范圍內及動火點下方不應同時進行可燃溶劑清洗或噴漆等作業。
C 選項錯誤:特級動火作業應由危險化學品企業辦理,主管領導審批。
50.某礦山建設項目橫跨甲、乙、丙三個縣,其中甲縣、乙縣屬于丁市,丙縣屬于戊市,丁市、戊市分別屬于己省和庚省。根據《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可對該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實施監督管理的部門是()。
A.甲縣應急管理部門
B.丁市應急管理部門
C.戊市應急管理部門
D.己省應急管理部門
答案:D
解析:D 選項正確:跨兩個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實施監督管理。上一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將其負責監督管理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委托下一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實施監督管理。
對于高頻易錯題46至50,我們進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其中的潛在陷阱。這些題目往往在題干細節上設置障礙,或是考查考生對安全管理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通過逐一分析,我們為考生提供了解題方法和技巧,旨在幫助大家避免再次踏入陷阱,提高答題準確率,希望大家在2024年中級注安考試中順利發揮,考出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