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下列關于帶式輸送機火災的報警說法正確的是()。
A.I 級為預警
B.Ⅳ級為火警
C.Ⅲ級為險警
D.報警級別確定為四級
答案:A
解析:帶式輸送機火災的報警級別確定為三級,即Ⅰ級、Ⅱ級和Ⅲ級。I 級為預警,提示監測點可能存在異常情況,需引起注意;Ⅱ級為險警,告誡監測點異常情況已經升級,如不及時處理可能釀成災害;Ⅲ級為火警,緊急通報某監測點已經出現火情,需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考點:火災報警級別
37.礦用卡車作為露天煤礦的運輸工具因其機動靈活、適用范圍廣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 下列關于礦用卡車運輸安全管理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礦山道路必須設置護堤,其高度為礦用卡車輪胎直徑的 2/5~3/5
B.礦內長距離坡道運輸系統應在適當位置設置避難車道和緩坡道
C.礦區能見度不足 10m 時應停止作業
D.冬季礦車前后車距不得小于 50m
答案:C
解析:A 選項正確:礦山道路的寬度應保證通行、會車等的安全要求。受采掘條件限制、達不到規定的寬度時,必須視道路距離設置相應數量的會車線。礦山道路必須設置護堤,高度為礦用卡車輪胎直徑的 2/5-3/5,底部寬度不應小于 3m。B 選項正確:礦內長距離坡道運輸系統,應在適當位置設置避難車道和緩坡道。C 選項錯誤:霧天或煙塵影響視線時,應開亮霧燈或大燈,并靠邊減速行駛,前后車距不得小于30m;能見度不足 30m 或雨雪天氣危及行車安全時,應停止作業。D 選項正確:冬季應及時清除路面上的積雪或結冰,并采取防滑措施,前后車距不得小于 50m,行駛時不準急剎車、急轉彎或超車。
【考點來源】第九章 第一節 考點六:運輸道路
安全管理
38.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和極復雜 4 種類型。其分類參考依據不包括的是()。
A.井田內受采掘破壞或者影響的含水層及水體
B.井田及周邊老空(火燒區)水分布狀況
C.底板的透水性
D.礦井涌水量
答案:C
解析:
根據井田內受采掘破壞或者影響的含水層及水體、井田及周邊老空(火燒區)水分布狀況、礦井涌水量、突水量、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將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和極復雜 4 種類型。
39.礦井應當配備與礦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電設備和水倉等,并滿足礦井排水的需要,下列關于井下排水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工作水泵的能力,應當能在 20h 內排出礦井 24h 的正常涌水量
B.備用水泵的能力,應當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60%
C.工作和備用水泵的總能力,應當能在 20h 內排出礦井 24h 的最大涌水量
D.檢修水泵的能力,應當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25%。
答案:B
解析:A、C、D 選項正確。B 選項錯誤:礦井應當配備與礦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 路、配電設備和水倉等,并滿足礦井排水的需要。除正在檢修的水泵外,應當有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應當能在 20h 內排出礦井 24h 的 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備用水泵的能力,應當不小于工作水 泵能力的 70%。檢修水泵的能力,應當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25%。工作和備用水泵的總能力,應當能在 20h 內排出礦井 24h 的最大涌水量。 排水管路應當有工作和備用水管。工作排水管路的能力,應當能配合工作水泵在 20h 內排出礦井 24h 的正常涌水量。工作和備用排水管路的總能力, 應當能配合工作和備用水泵在 20h 內排出礦井 24h 的最大涌水量。 配電設備的能力應當與工作、備用和檢修水泵的能力相匹配,能夠保證 全部水泵同時運轉。【考點來源】《煤礦安全規程》
40.井下礦床水的來源很多,下列關于礦井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礦床充水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大氣降水有關
B.開采地形低洼且埋藏較淺的煤層時,地下水是礦井充水的主要水源
C.開采高于河谷處的地表下煤層時,地表水往往是唯一的水源
D.地表水是礦井水的重要補給來源
答案:A
解析:
大氣降水是礦井水的重要補給來源,所有礦床充水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大氣降水有關。特別在開采地形低洼且埋藏較淺的煤層時,大氣降水是礦井充水的主要水源。當開采高于河谷處的地表下煤層時,大氣降水往往是唯一的水源。這類礦井煤層埋藏分布的特點是:煤層埋藏較淺;主要充水巖組裸露,或覆蓋層很薄;露天礦;主采煤層處于分水嶺或地下水位變幅帶內。涌水量與降水量呈現較為同步的變化規律。
考點:大氣降水及其涌水特征
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對《建筑安全》科目中題號36-40的這組高頻易錯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過對這些易錯題的講解,我們不僅指出了常見的錯誤思路,還強調了正確的解題策略,這對于提高答題準確率極為關鍵。考前針對這些易錯點進行集中復習,能夠有效鞏固知識體系,預祝大家在2024年的中級注安師考試中順利發揮,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