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正確或最符合題意)
1.安全防護措施是指從人的安全需要出發,采用特定技術手段,防止僅通過本質安全設計措施不足以減小或充分限制各種危險的安全措施。下列關于安全防護措施的說法正確的是()。
A.保護裝置提供物理屏障,將人與危險隔離
B.聯鎖防護裝置只有當防護裝置開啟的時候危險運動才能執行
C.機械抑制裝置靠其自身強度防止危險運動運行
D.急停裝置啟動后要保持斷開狀態
答案:C
解析:A 項錯誤:防護裝置通常采用殼、罩、屏、門、蓋、柵欄等結構和封閉式裝置,用于提供保護的物理屏障,將人與危險隔離,為機器的組成部分。保護裝置是通過自身的結構功能限制或防止機器的某種危險,消除或減小風險的裝置。
B 項錯誤:聯鎖防護裝置只要防護裝置不關閉,被其“抑制”的危險機器功能就不能執行,只有當防護罩關閉時,被其“抑制”的危險機器功能才有可能執行。
C 項正確:機械抑制裝置靠其自身強度防止危險運動運行
D 項錯誤:急停裝置被啟動后應保持接合狀態,在用手重調之前應不可能恢復電路。
綜上所述,本題選擇 C
2.保護裝置通過自身結構功能限制或防止機器的某種危險,下列對保護裝置的功能描述正確的是()。
A.雙手操作裝置只有手對操縱器作用時機器才能啟動
B.敏感保護裝置探測到人體局部后向控制系統發出信號
C.聯鎖裝置可以防止危險機器功能在防護罩關閉時運行
D.限制裝置用于限制機器元件做有限運動
答案:B
解析:A 項錯誤:雙手操縱裝置。至少需要雙手同時操作,強制操作者在機器運轉期間,雙手沒有機會進入機器的危險區。
B 項正確:敏感保護裝置探測到人體局部后向控制系統發出信號
C 項錯誤:聯鎖裝置用于防止危險機器功能在特定條件下(通常指只要防護裝置未關閉)運行的裝置。
D 項錯誤:限制裝置防止機器或危險機器狀態超過設計限度(如空間限度、壓力限度、載荷限度等)的裝置。
綜上所述,本題選擇 B
3.依據對人的特性的描述,可以同樣從 7 個方面去描述機器的特性。下列關于機器特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機器處理柔軟物體不如人屬于信息交流與輸出方面的特性
B.機器檢測度量的范圍非常廣屬于信息處理方面的特性
C.機器能在有毒、強風暴雨環境下工作體現了機器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D.機器的學習能力較差,靈活性也較差
答案:D
解析:
A 項錯誤:對于信息處理,機器若按預先編程,可快速、準確地進行工作。記憶正確并能長時間儲存,調出速度快;能連續進行超精密的重復操作和按程序的大量常規操作,可靠性較高;對處理液體、氣體和粉狀體等比人優越,但處理柔軟物體不如人;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但難以修正錯誤;圖形識別能力弱。A 項屬于信息處理方面的特性;
B 項錯誤:對于信息接收,機器檢測度量的范圍非常廣。B 項屬于信息接收方面的特性;
C 項錯誤:在環境適應性方面,機器能非常好地適應不良的環境條件。C 項體現的是機器的環境適應性。
D 項正確:機器的學習能力較差,靈活性也較差
綜上所述,本題選擇 D
4.安全人機工程是運用人機工程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人—機—環境”系統,下列不屬于安全人機工程的研究內容的是()
A.機械設備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B.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C.環境對系統的作用
D.人機系統的可靠性
答案:C
解析:安全人機工程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析機械設備及設施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研究人與機器相互接觸、相互聯系的人機界面中信息傳遞的安全問題;分析人機系統的可靠性。綜上所述,本題
選擇 C
【考點來源】第一章第七節考點四:人機系統和人機作業環境
5.漏電保護裝置主要用于防止間接接觸電擊和直接接觸電擊。用于防止直接接觸電擊時,只作為基本防護措施的補充保護措施。漏電保護裝置也可用于防止漏電火災,以及用于監測一相接地故障。下列關于電流型漏電保護的說法錯誤的是()
A.漏電保護裝置采用零序電流互感器作為取得觸電或漏電信號的檢測元件
B.在 TT 系統中,站在絕緣板上的人員發生觸電事故的時候,漏電保護不起作用
C.漏電保護用來防止人身觸電的時候應使用不超過 30mA 的快速型裝置
D.使用隔離變壓器且二次側為不接地系統供電的電氣設備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答案:D
解析:A 項正確:漏電保護裝置采用零序電流互感器作為取得觸電或漏電信號的檢測元件
B 項正確:在 TT 系統中,站在絕緣板上的人員發生觸電事故的時候,漏電保護不起作用
C 項正確:漏電保護用來防止人身觸電的時候應使用不超過 30mA 的快速型裝置
D 項錯誤:漏電保護不是萬能的,保護不包括相與相之間,相與 N 線之間形成的直接接觸觸
電事故。從防止觸電的角度考慮,使用特低電壓供電的電氣設備、一般環境條件下使用的具
有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結構的電氣設備、使用隔離變壓器且二次側為不接地系統供電的電氣
設備,以及其他沒有漏電危險和觸電危險的電氣設備可以不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綜上所述,本題選擇 D
通過對《生產技術》科目中這五道高頻易錯題的深入探討,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掌握《生產技術》的知識不僅需要對生產流程和技術設備的深刻理解,更需要關注實際操作中的安全生產問題。這些易錯題揭示出,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可能會忽略的生產技術細節、設備維護要點以及技術革新趨勢等關鍵知識點。因此,備考時,考生必須重視對這些領域的深入學習和實踐,同時通過不斷的練習和總結,以必勝的信念迎接2024年中級注安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