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1:人的特性(考頻 6 次)
(一)、人的生理特性
1.人體供能與勞動強度分級
1)人體特性參數
2)人體能量代謝
能量代謝分為三種,即基礎代謝、安靜代謝和活動代謝。
影響人體作業時能量代謝的因素很多,如作業類型、作業方法、作業姿勢、作業速度等。
3)勞動強度及分級
勞動強度是以作業過程中人體的能耗量、氧耗、心率、直腸溫度、排汗率或相對代謝率等指標分級的。
(1)我國的勞動強度分級。我國工作場所不同體力勞動強度分級現使用的是近年修訂的國家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 (CBZ2.2)。表中數據適用于工作場所高溫作業,即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 WBGT 指數大于或等于 25℃的作業。
換觸時間率/% | 體力勞動強度/℃ | |||
Ⅰ | Ⅱ | Ⅲ | Ⅳ | |
100 | 30 | 28 | 26 | 25 |
75 | 31 | 29 | 28 | 26 |
50 | 32 | 30 | 29 | 28 |
25 | 33 | 32 | 31 | 30 |
WBGT 指數又稱濕球黑球溫度,是綜合評價人體接觸作業環境熱負荷的一個基本參量,單位為℃。接觸時間率是指勞動者在一個工作日內實際接觸高溫作業的累計時間與 8h 的比率。
(2)體力勞動強度指數
區分體力勞動強度等級的指數。指數大,反映體力勞動強度大:指數小,反映體力勞動強度小。
體力勞動強度指數 I 的計算方法為
I=T·M·S·W·10
式中
T——勞動時間率,勞動時間率=工作日凈勞動時間(min)/工作日總工時(min)),%;
M——8 h 工作日能量代謝率,kJ/(min·m2);
S——性別系數,男性=1,女性=1.3;
W——體力勞動方式系數,搬=1,扛=0.40,推/拉=0.05;
10——計算常數。
通過以上公式計算的體力勞動強度指數 I 能較正確地反映生理負荷的大小。
常見職業體力勞動強度分級的描述見表
體力勞動強度分級 | 職業描述 |
Ⅰ (輕勞動) | 坐姿:手工作業或腿的輕度活動(正常情況下,如打字、縫紉、腳踏開關等)。立姿:操作儀器,控制、查看設備,上臂用力為主的裝配工作。 |
Ⅱ (中等勞動) | 手和臂持續動作(如鋸木頭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車、拖拉機或建筑設備等運輸操作);臂和軀干的工作(如鍛造、風動工具操作、粉刷、間斷搬運中等重物、除草、鋤田、摘水果和蔬菜等)。 |
Ⅲ (重勞動) | 臂和軀干負荷工作(如搬重物、鏟、錘鍛、鋸刨或鑿硬木、割草、挖掘等)。 |
Ⅳ (極重勞動) | 大強度的挖掘、搬運,快到極限節律的極強活動。 |
1.疲勞
1)疲勞的定義
疲勞分為肌肉疲勞(或稱體力疲勞)和精神疲勞(或稱腦力疲勞)兩種。肌肉疲勞是指過度緊張的肌肉局部出現酸痛現象,一般只涉及大腦皮層的局部區域;而精神疲勞則與中樞神經活動有關,是一種彌散的、不愿意再作任何活動的懶惰感覺,意味著肌體迫切需要得到休息。
2)疲勞產生的原因
勞動過程中,人體承受了肉體或精神上的負荷,受工作負荷的影響產生負擔,負擔隨時間推移,不斷地積累就將引發疲勞。歸結起來疲勞有兩個方面的主要原因。
(1)工作條件因素:泛指一切對勞動者的勞動過程產生影響的工作環境,包括勞動制度和生產組織不合理。如作業時間過久、強度過大、速度過快、體位欠佳等;機器設備和工具條件差,設計不良。如控制器、顯示器不適合于人的心理及生理要求;工作環境很差。如照明欠佳,噪聲太強,振動、高溫、高濕以及空氣污染等。
(2)作業者本身的因素:作業者因素包括作業者的熟練程度、操作技巧、身體素質及對工作的適應性,營養、年齡、休息、生活條件以及勞動情緒等。大多數影響因素都會帶來生理疲勞,但是肌體疲勞與主觀疲勞感未必同時發生,有時肌體尚未進入疲勞狀態,卻出現了心理疲勞。如勞動效果不佳、勞動內容單調、勞動環境缺乏安全感、勞動技能不熟練等原因會誘發心理疲勞。
(二)、人的心理特性
有事故統計的資料表明,由人的心理因素而引發的事故占 70%-75%,或者更多。安全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范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心理特性 | 相關研究內容 |
能力 | 能力是指一個人完成一定任務的本領,或者說,能力是人們順利完成某種任務的心理特征。能力標志著人的認識活動在反映外界事物時所達到的水平。影響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感覺、知覺、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等。 |
性格 | 性格是人們在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和社會行為方式中區別于他人所表現出來的那些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主要表現形式,可歸納為冷靜型、活潑型、急躁型、輕浮型和遲鈍型 5 種。在安全生產中,有不少人就是由于魯莽、高傲、懶惰、過分自信等不良性格促成了不安全行為而導致傷亡事故的。 |
需要 | 需要是人們感到某種缺乏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傾向。合理的需要能推動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方面去進行積極的活動,達到有益的效果。 |
情緒 | 情緒是由肌體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體驗。情緒帶有情境性,它由一定的情境引起,并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帶有沖動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 2 種不安全情緒: [if !supportLists]-->(1) [endif]-->急躁情緒。急躁情緒的表現特征是干活利索但毛躁,求成心切但欠謹慎,工作不夠仔細,有章不循,手與心不一致等。 [if !supportLists]-->(2) [endif]-->煩躁情緒。煩躁情緒的特征表現為沉悶、不愉快、精神不集中,嚴重時自身器官及生理機能往往不能很好地協調,更難以與外界條件協調一致。 |
意志 | 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標并調節自己的行動,以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它是意識的能動作用與表現。 |
歷年真題
1、【2021 年真題】體力勞動強度指數是區分體力勞動強度等級的指標。關于體力勞動強度級別的說法,正確的是()。
A.體力勞動強度指數為 16 時,則體力勞動強度級別為“Ⅰ級”
B.體力勞動強度指數為 20 時,則體力勞動強度級別為“Ⅱ級”
C.體力勞動強度指數為 22 時,則體力勞動強度級別為“Ⅳ級”
D.體力勞動強度指數為 18 時,則體力勞動強度級別為“Ⅲ級”
【參考答案】B
【解析】A 選項錯誤。16 大于 15,所以對應的應該是Ⅱ級。
B 選項正確。20 位于 15-20 之間,剛好等于 20,所以對應的是Ⅱ級;
C 選項錯誤。20<22≤25,所以對應的是ⅲ級<>
D 選項錯誤。15<18≤20,對應的是ⅱ級。<>
2、【2021 年真題】疲勞分為肌肉疲勞和精神疲勞,肌肉疲勞是指過度緊張的肌肉局部出現酸痛現象,而精神疲勞則與中樞神經活動有關。疲勞產生的原因來自工作條件因素和作業者本身因素。下列引起疲勞的因素中,屬于作業者本身因素的是()。
A.工作強度
B.熟練程度
C.環境照明
D.工作體位
【參考答案】B
【解析】B 選項正確。作業者本身的因素:作業者因素包括作業者的熟練程度、操作技巧、身體素質及對工作的適應性,營養、年齡、休息、生活條件以及勞動情緒等。
ACD 項均錯誤,都是工作條件因素。工作條件因素:泛指一切對勞動者的勞動過程產生影響的工作環境,包括勞動制度和生產組織不合理。如作業時間過久、強度過大、速度過快、體位欠佳等;機器設備和工具條件差,設計不良。如控制器、顯示器不適合于人的心理及生理要求;工作環境很差。如照明欠佳,噪聲太強,振動、高溫、高濕以及空氣污染等。
3、【2021 年真題】勞動強度是以作業過程中人體的能耗、氧耗、心率、直腸溫度、排汗率或相對代謝率等指標進行分級,體力勞動強度分為 4 個等級。下列勞動作業中,屬于Ⅱ級勞動強度的是()。
A.大強度的挖掘或搬運
B.手臂和軀干負荷工作
C.手和臂的持續動作
D.手工作業或腿的輕度活動
【參考答案】C
【解析】A 選項錯誤。大強度的挖掘或搬運屬于Ⅳ級;
B 選項錯誤。手臂和軀干負荷工作屬于Ⅲ級;
C 選項正確。手和臂的持續動作Ⅱ級;
D 選項錯誤。手工作業或腿的輕度活動屬于Ⅰ級。
4、【2022 年真題】體力勞動強度指數與什么有關()。
A.勞動時間率
B.性別系數
C.體力勞動方式系數
D.肌肉疲勞度
E.個體勞動能力
【答案】ABC
【解析】體力勞動強度指數 I 的計算方法為
I=T·M·S·W·10
式中
T—勞動時間率,勞動時間率=工作日凈勞動時間(min)/工作日總工時(min),%;
M—8h 工作日能量代謝率,kJ/(min·m2);
S——性別系數,男性=1,女性=1.3;
W——體力勞動方式系數,搬=1,扛=0.40,推/拉=0.05;10——計算常數。
5、【2023 年真題】勞動強度是以作業過程中人體的能消耗、氧耗、心率、直腸溫度、排汗率或相對代謝率等指標分級的。我國工作場所中,不同體力勞動強度分級的依據是()。
A.接觸時間和濕球黑球溫度
B.接觸時間和濕球溫度
C.接觸時間率和濕球黑球溫度
D.接觸時間率和濕球溫度
【答案】C
【解析】依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工作場所不同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如下表所示,其適用于工作場所高溫作業,即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 WBGT 指數大于或等于 25℃的作業。
換觸時間率/% | 體力勞動強度/℃ | |||
Ⅰ | Ⅱ | Ⅲ | Ⅳ | |
100 | 30 | 28 | 26 | 25 |
75 | 31 | 29 | 28 | 26 |
50 | 32 | 30 | 29 | 28 |
25 | 33 | 32 | 31 | 30 |
由上表可知,接觸時間率 100%,體力勞動強度為Ⅳ級,WBGT 指數限值為 25℃;勞動強度分級每下降一級,WBGT 指數限值增加 1℃~2℃;接觸時間率每減少 25%,WBGT 限值指數增加 1℃~2℃。WBGT 指數又稱濕球黑球溫度,是綜合評價人體接觸作業環境熱負荷的一個基本參量,單位為℃。
接觸時間率是指勞動者在一個工作日內實際接觸高溫作業的累計時間與 8h 的比率。故選 C。
6、【2023 年真題】人的性格千差萬別,主要表現形式也不相同,在生產活動中,作業者的某種性格類型可能引起不安全行為,進而導致生產安全事故。下列人的性格類型中,不易導致安全生產安全事故的是()。
A.冷靜型
B.急躁型
C.遲鈍型
D.輕浮型
【答案】A
【解析】盡管人的性格有千差萬別,但就其主要表現形式,可歸納為冷靜型、活潑型、急躁型、輕浮型和遲鈍型 5 種。在安全生產中,有不少人就是由于魯莽、高傲、懶惰、過分自信等不良性格促成了不安全行為而導致傷亡事故的。故選 A。
通過中科建安關于人的特性的系統講解,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夠在考試和實際工作中更加有效地應用這些知識,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理解和應用人的特性不僅有助于考生通過考試,更能夠在職場中提升員工的安全行為和意識,從而減少事故發生,保護生命財產安全。我們期望所有考生都能將這一寶貴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成為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推動安全工程領域的發展。讓我們攜手前進,為創造一個更安全的工作環境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