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16:高爐本體主要事故的類別及分析★★

(一)爐基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1)高爐爐基出現不均勻沉降。

如果高爐爐基缺少足夠的耐熱性能和強度,高爐冶煉生產過程中,在各種應力的作用下,爐基會發生不均勻沉降。

(2)爐基耐熱基墩開爐后大幅上漲、破損,致使大量煤氣泄漏。

(3)爐基區域屬于煤氣區域。

(4)爐基排水槽不暢或爐基周邊積水,爐底水冷管冷卻強度不夠,爐基溫度升高,導致爐缸燒穿引起爐基區域著火爆炸,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二)煤氣中毒

煤氣中毒是高爐生產的主要危險之一。高爐煤氣主要成分為 CO、CO2、N2、H2、CH4等,其中 CO 約占 25%,H2、CH4 的含量很少。按《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GB6222)規定,可較長時間工作環境中 CO 含量不應超過 24×10 -6。

考點 17:荒煤氣系統常見煤氣中毒事故安全注意事項★★★

(1)除塵器和高爐煤氣管道如有泄漏,應及時處理,必要時應作減風、降壓或休風處理。

(2)除塵器的下部和上部,應至少各有一個直徑不小于 0.6m 的人孔,并應設置兩個出入口相對的清灰平臺,其中一個出入口應能通往高爐中控室或高爐爐臺,以便自然通風和發生煤氣泄漏時逃生。

(3)進入除塵器內作業,用氮氣吹掃煤氣后,應采取強制通風措施,直至除塵器內殘余氣體經檢測,一氧化碳和氧氣濃度符合安全要求,方可進入。作業期間爐頂放散應始終保持開啟狀態,系統煤氣應保證有效隔斷。

(4)高爐重力除塵器荒煤氣入口的切斷裝置應采用遠距離操作,重力除塵器應設有安全放散閥。

(5)高爐重力除塵器至少每天應清灰一次,清灰應經高爐工長同意。在高爐懸料、坐料,排風、休風時,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禁止放灰作業。

(6)系統內所有作業活動,應隨身攜帶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

考點 18:煤粉噴吹火災爆炸危險性分析★★

(一)粉塵爆炸的必要條件

(1)可燃粉塵濃度處于爆炸極限范圍內。

(2)有足夠氧化劑支持燃燒。

(3)有足夠能量的激發能源點燃粉塵。

(4)粉塵處于分散懸浮狀態,即粉塵云狀態。

(5)可燃粉塵云處于定容空間(密閉或部分密閉)內,這樣壓力才會急劇增大,使包圍體有被爆破危險。煤塵,尤其是煙煤粉塵,其揮發分高。懸浮的煤粉與空氣或其他氧化劑混合極易發生爆炸,隨著揮發分含量的增加,爆炸性也越大。一般認為,煤粉無灰基(可燃基)揮發分小于10%為基本無爆炸性煤,大于 10%為有爆炸性煤,大于 25%為強爆炸性煤。煤粉爆炸性也與粒度有關,煤粉越細,越易爆炸。

考點 19:煤粉噴吹系統工藝、設備、作業的安全要求和危險控制★★

(一)工藝、設備裝置的安全防護要求

(1)煤粉倉應封閉嚴密,減少開孔,不應使用敞開式煤粉倉,煤粉倉的進粉裝置必須具有鎖氣功能。

(2)噴吹罐、輸煤罐等壓力容器應設置泄壓裝置,安全閥導出管朝向應不危害人員及其他設備。

(3)除壓力容器外,所有煤粉容器、與容器連接的管道端部和管道的拐彎處均應設置足夠面積的泄爆孔;當需要設泄爆導管時,其朝向應不致危害人員及其他設備;其長度不應超過泄爆管直徑的 10 倍,且不宜帶有彎頭。

(4)制粉系統磨制混合煤或煙煤時,應在磨煤機入口設置氧氣和一氧化碳在線監測和自動報警裝置。

(5)磨制混合煤或煙煤時,布袋收粉器應滿足以下要求:布袋材質應選用防靜電型;漏風率≤2%-3%;最高使用溫度≤120℃;設置有安全可靠的泄爆裝置,泄爆孔的朝向應不致危害人員和設備;出口處應設有氧氣、溫度在線監測報警,并與事故充氮裝置聯鎖;在磨煤機入口還應有斷煤和堵煤信號。

(6)煤的輸送系統應設有除鐵設備和雜物篩,揚塵點應有通風除塵設施。(8)煤粉倉、噴吹罐等下部錐體以及收粉設備灰斗壁、落粉管路等內壁應光滑,下料錐體壁與水平面夾角不應小于 70°。

(9)所有設備、容器、管道均應設防靜電接地,法蘭之間應用導線跨接,并進行防靜電設計校核。

(10)噴吹混合煤或煙煤時,煤粉倉內應設置在線氮氣流化、溫度、壓力檢測、一氧化碳和氧氣檢測報警裝置,并與事故充氮聯鎖。

(12)煤粉倉、噴吹罐組、氮氣罐及氮氣分氣包等均應在室外布置;煤粉分離器和旋風收塵器等均應設置在露天頂層;噴煤罐組和煤粉倉與磨煤機、上料系統應用防火墻隔開;制粉、噴吹的值班室及供電室均應設置在主廠房外側,如果與主廠房建在一起,也必須用防火墻隔離。

(13)噴吹、倒罐、事故充氮及各閥門控制應分別設置分氣包,從分氣包到各設備、管道的管路通道上設置逆止閥;在空壓機和貯罐之間、氣源貯罐至各分氣包之間也應設置逆止閥。

(二)煤粉噴吹系統操作、檢修作業的安全及控制措施

(1)為了防止煤的自燃,煤在儲煤槽內貯存時間一般要求如下:煙煤不超過 2 天,無煙煤不超過 4 天;噴吹罐、輸煤罐停止輸送煤粉時,無煙煤粉儲存時間應不超過 12h;煙煤粉儲存時間應不超過 8h,若罐內有氮氣保護且罐內溫度不高于 70℃,則可適當延長,但不宜超過 12h。

(2)煤場在車輛進出口處應安裝聲光報警器;煤場抓斗吊除保持吊車本身的安全裝置完好外,作業期間要加強瞭望,保持車輛距離,防止撞擊吊車和抓斗碰撞地面作業人員。

(3)干燥爐爐膛溫度一般控制在 700-1100℃,不應超過 1200℃;點火作業應嚴格遵守危險性作業操作規程,防止誤操作而導致煤氣中毒和爆炸事故。

(4)磨煤機出口最高溫度應嚴格控制,無煙煤只受設備允許使用溫度的限制;其他煤種的磨煤機出口最高溫度啟動時不應超過 70℃;正常運轉作業不應超出 80℃;尾氣氧含量正常運轉作業不應超出 12%;非正常停車和重新啟動時氧含量不應超過 8%,以此來控制煤粉爆炸。磨煤機檢修作業前,必須做好系統氮氣的隔斷和機內通風吹掃置換,經檢測氧含量

達標后方可進行檢修作業,防止窒息事故發生。

(5)煤粉倉及布袋除塵器出口混合氣體氧含量不大于 12%(對于煙氣自循環系統不大于 14%)。

(6)氧煤噴槍投用時應先用氮氣替代氧氣,待噴吹正常后方可改為氧氣;在停止噴吹拔槍前亦須先用氮氣替代氧氣。

(7)噴吹工在高爐全風操作時不允許進行插拔噴槍作業,否則必須具備可靠的安全設施或裝置,同時穿戴特制的防火、防燙傷、防噪聲勞動防護用品;選擇在出鐵時或出鐵后進行,以便于出現意外時高爐采用應急處理措施,避免事故擴大;插拔噴槍作業,必須利用高爐休風并確認高爐倒流閥打開后方可進行作業,防止爐內煤氣外溢、熱氣流伴隨熔融渣鐵噴出傷人。

(8)應按規范要求定期校驗制粉、噴吹系統的壓力、溫度、氧氣與一氧化碳濃度在線監測儀器儀表;定期校驗檢查壓力容器及附屬設備,避免檢測信息錯誤而造成各類事故。(9)人員進入噴煤系統封閉或半封閉容器、設備內,須經主管人批準,外部須有人監護,并制定急救措施;進入前應清除殘粉,切斷煤粉、氮氣和高溫氣體的來源,通風換氣使內部溫度降低至 40℃以下,測定氧氣濃度在 19.5%-23%范圍內,一氧化碳濃度在安全范圍,確保無窒息、中毒和其他事故發生。

(10)噴煤系統檢修后進行負荷聯動試車時,系統聯鎖、報警設施應靈敏,泄爆、抑爆設施應可靠,防爆燈具、通信設備、消防器材應齊全完好,并有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考點 20:渣鐵處理系統常見較大事故及控制措施★★

(一)鐵口爆炸事故

2.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

(1)加強鐵口維護,每次開鐵口前對鐵口進行察看,看是否有水跡和常明煤氣火的變化,只要有水,就必須用煤氣火烤干后再出鐵。

(2)在高爐新建和大修工程管理中,加強爐墻磚襯砌筑施工質量監控,保證縫隙達標,避免生產時發生縫隙滲漏鐵水現象。

(3)新建高爐工程,對鐵口區域搗料必須嚴實,烘爐應保證爐殼排氣暢通,襯磚無蒸鎦水積聚現象。

(4)加強對鐵口的維護,每次拔炮后應在鐵口眼中心摳出一個深 50mm 以上的深窩,以防開口時鉆頭跑偏超出極限造成冷卻壁破損向爐缸內漏水。爐前人員應嚴格控制鐵口各階段規定的標準角度,防止開鐵口時超出鐵口角度極限而造成鐵水燒穿冷卻壁和爐底大墻破損,從而避免鐵口爆炸至爐缸燒穿等重大事故的發生。

3.應急措施

一旦發現鐵口有爆炸跡象,必須減風降壓,馬上堵鐵口,檢查原因進行處理;若爆炸已經發生,按鐵口爆炸處置方案處理;爆炸引起爐缸燒穿,按爐缸燒穿事故的應急、預案組織處理。

(二)渣口爆炸事故

2.渣口爆炸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

防止渣口爆炸,主要是避免小渣口嚴重帶鐵時繼續放渣。措施是當發現渣口破損又帶鐵,必須立即堵上渣口,待出鐵完畢后更換壞渣口。對常壞渣口狀況,要注意徹底清理渣口通道內部殘鐵,并放些食鹽或暫停從該渣口放渣,以除去凝結物,以此來控制和減少渣口爆炸事故。

3.應急措施

如果發生渣口爆炸,可根據情況切斷冷卻水;當渣套被燒壞,爐渣會大量涌出,為避免噴焦,高爐應迅速減風降壓,打開另一渣口放渣,然后組織出鐵進行休風處理。

爐缸凍結和中修開爐期間地放渣,必須卸下小渣口或三套,并切實做好泥套,以免鐵水燒壞引起爆炸。

(三)煤氣中毒事故

2.煤氣中毒事故預防控制措施

(1)將風口、渣口和鐵口泄漏煤氣點明火燒掉,在風口平臺和渣口、鐵口作業區域安裝適量的軸流式風機,加速空氣流通,稀釋空氣中煤氣濃度。

(2)在出鐵場的不同方位裝設固定式一氧化碳檢測器,在擺動溜嘴和鐵水罐烘烤點設置低壓、熄火檢測報警裝置,實行連續監測報警提示。

(3)在上爐臺的主要通道口設置當班風向和各煤氣監測點煤氣濃度的公告牌。

3.現場應急方案

發現有人煤氣中毒,應迅速將其撤離煤氣區域,安置在空氣清新且通風的環境中進行施救,所有作業人員撤離現場,再查找原因并進行處理。

(四)渣鐵處理系統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簡析

1.渣鐵處理系統職業危害的控制與預防

設置固定式一氧化碳報警裝置;對風口、渣口、鐵口的泄漏煤氣按煤氣中毒事故預防控制措施處理;將噪聲污染較嚴重的放風閥、助燃風機等設施安置在遠離爐臺處;對溝泥、澆注料等耐火材料進行送檢化驗、預防劣質材料進入,特別是新材料必須進行安全性論證,防止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入渣鐵處理系統。

2.出鐵場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綜合治理

高爐出鐵場是渣鐵處理的主要場地,出鐵場配置足夠的除塵設施是實現出鐵場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綜合治理的必備條件。足夠的負壓風機和優質的除塵器,可使出鐵場的煙塵大量回收利用;出鐵場的所有渣鐵溝全面上罩密閉并通過負壓風機抽風,出鐵場的大多數煙塵和渣鐵溝中耐火材料釋放出的有毒有害物質和氣體就很容易被除塵器收集和處理,能有效改善出鐵場環境,降低職業危害程度,從而提高職工的身心健康。

這些考點可能涉及金屬冶煉過程中的關鍵安全操作、風險評估以及應急響應策略等。以下是針對考點16至20的詳細解析,旨在幫助考生快速夯實基礎,高效備考。

 

活動圖片
?上一篇
2024年中級注安師《安全管理》考點解析(十)
下一篇?
2024年注安備考《煤礦安全》考點必背1-5
相關資訊
推薦課程
近期直播
1/20
banner
注安-法規-直播提升課?4.07
直播時間:04月07日? 00:00?
備考資料
題庫二維碼
版權所有?2006-2024中科建安(北京)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www.83068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許可證:京B2-20242178 ICP備案: 京ICP備2022020722號-2 ? SiteMap ? W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午夜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免费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人妻av无码专区| 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