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46:檢測儀器、設備★★
(1)在生產或使用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的工藝裝置和儲運設施的區域內,對可能發生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的泄漏進行檢測時,應按下列規定設置可燃氣體檢(探)測器和有毒氣體檢(探)測器:
①可燃氣體或含有毒氣體的可燃氣體泄漏時,可燃氣體濃度可能達到 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氣體不能達到最高容許濃度時,應設置可燃氣體檢(探)測器。
②有毒氣體或含有可燃氣體的有毒氣體泄漏時,有毒氣體濃度可能達到最高容許濃度,但可燃氣體濃度不能達到 25%爆炸下限時,應設置有毒氣體檢(探)測器。
③可燃氣體與有毒氣體同時存在的場所,可燃氣體濃度可能達到 25%爆炸下限,有毒氣體的濃度也可能達到最高容許濃度時,應分別設置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探)測器。
④同一種氣體,既屬于可燃氣體又屬于有毒氣體時應只設置有毒氣體檢(探)測器。
考點 47:煤氣著火事故預防★★
(1)防止煤氣泄漏,保證煤氣設施的嚴密性,發現泄漏及時處理。經常檢查閥芯、法蘭、膨脹器、焊縫口、計量導管、接頭、排水器、煤氣柜與活塞間、風機軸頭、蝶閥軸頭等易泄漏部位。
(2)煤氣設施要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對接地線要定期檢查測試。
(3)嚴格執行煤氣設施和煤氣區域動火作業的管理制度,動火時應事先辦理動火證,應有防火措施,并經安全部門檢查確認,按規定的要求、時間、地點動火。
(4)帶煤氣作業應在降低壓力的狀況下進行,并應使用符合規定的工具。
(5)工作場所規定的范圍內應禁止火源(防加熱、防靜電、防自燃等),不應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帶煤氣作業地點附近的裸露高溫管道,應作絕熱處理。
考點 48:防護及急救設備★★
過濾式呼吸器借助過濾材料,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去除后供呼吸使用。隔絕式呼吸器是將使用者呼吸器官與有害空氣環境隔絕,從本身攜帶的氣源或導氣管引入作業環境以外的潔凈空氣呼吸器。在冶金企業中,背負式壓縮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長管式呼吸器、逃生呼吸器等呼吸器的使用較為廣泛。背負式壓縮空氣呼吸器一次充氣后可供一個中等強度工作量的人員連續使用 60~80min,且具有低壓報警功能,當氣瓶中氣壓低于 5MPa 時即鳴叫報警。氧氣呼吸器根據使用時間長短不同分為 2h 氧氣呼吸器、3h 氧氣呼吸器、4h 氧氣呼吸器三種。長管式呼吸器可以長時間向使用者供氣,而且免去了背負鋼瓶的負擔,更有利于操作。供氣方式有鋼瓶供氣和現場壓縮空氣系統供氣,也可由帶濾毒裝置的氣泵直接供氣,可供 2人或 2 人以上同時作業。逃生呼吸器適用于現場緊急情況下使用,使用者把呼吸面罩套在頭上,其附帶的小氣瓶將自動連續提供 10-15min 的新鮮空氣,可有效地在 5-10min 內使現場人員得到保護,以便逃離有毒氣體的現場。逃生式呼吸器的供氣方式有過濾式和壓縮空氣式兩種。
高壓氧艙禁忌證包括:
(1)未經處理的惡性腫瘤和氣胸。
(2)肺部疾病,包括感染損傷、出血、明顯肺氣腫;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副鼻竇炎,中耳炎。
(3)顱內活動性出血或內出血未控制者。
(4)高血壓在 160/100mmHg 以上。
(5)孕婦及婦女月經期。
(6)有氧中毒史或對高壓氧耐受較差者。
上述第(1)條為絕對禁忌證,第(2)~(6)條為相對禁忌證。
考點 49:煤氣著火事故的搶救★★
(1)由于設施不嚴密而輕微泄漏引起的著火,可用濕泥、濕麻袋等堵住著火處。
(2)煤氣管道著火,管道直徑在 100mm 以下者可直接切斷煤氣滅火;管道直徑大于100mm 者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但煤氣壓力不應低于 100Pa,不應突然關閉煤氣閥門,以防回火爆炸。煤氣壓力下降后引起的管道著火,可用黃泥、濕麻袋、石棉布等堵滅、捂滅,也可用蒸汽或滅火器撲滅。在通風不良的場所,煤氣壓力降低以前不要滅火。
(3)煤氣設施內沉積物(如萘、焦油、硫化鐵等)著火時,可將設施的人孔、放散管等一切與大氣相通的附屬孔關閉,使其隔絕空氣自然滅火;同時應通人蒸汽或氮氣。但滅火后不要立即停送蒸汽或氮氣,以防設施內沉積物自燃引起爆炸。
(4)煤氣設施已燒紅時,不應用水驟然冷卻。
考點 50:氧氣管道安全控制措施★★★
(1)氧氣管道宜架空敷設。氧氣管道宜沿生產氧氣或使用氧氣的建筑物構件上敷設。
(2)氧氣管道不應穿過生活間、辦公室,不宜穿過不使用氧氣的房間,若必須穿過時,則該房間內應采取防止氧氣泄漏等措施。
(4)架空氧氣管道、管架與熔融金屬地點和明火地點等之間的最小凈距不應小于 10m。
(6)氧氣管道與乙炔、氫氣管道共架敷設時,應設在乙炔、氫氣管道的下方或支架兩側;與油質、有可能泄漏腐蝕性介質的管道共架敷設時,應設在該類管道的上方或支架兩側。
(7)氧氣管道與可燃氣體管道共架平行敷設時,閥門應相互錯開一定距離。
(8)氧氣管道不應與可燃氣體管道(不含乙炔)、油質管道、腐蝕性介質管道、電纜線同溝敷設,且氧氣管道地溝不應與該類管線地溝相通。
(9)氧氣(包括液氧)設備、管道、閥門上的法蘭連接和螺紋連接處,應采用金屬導線跨接,其跨接電阻應小于 0.03Ω。架空氧氣管道應在管道分岔處、與電力架空電纜的交叉處、無分岔管道每隔 80~100m 處及進出裝置或設施等處,設置防雷、防靜電接地措施。
(10)氧氣管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但與設備、閥門連接處可采用法蘭或螺紋。
(11)氧氣管道的閥門應選用專用氧氣閥門,工作壓力大于 0.1MPa 的氧氣管道,不應采用閘閥。
(12)經常操作的公稱壓力大于或等于 1.0MPa,且公稱直徑大于或等于 150mm 口徑的氧氣閥門,宜采用氣動遙控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