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系統主要由預警分析系統和預警控對策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預警分析系統主要包括監測系統、預警信息系統、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預測評價系統等。監測系統是預警系統主要的硬件部分,其功能是采用各種監測手段獲得有關信息和運行數據;預警信息系統負責對信息的存儲、處理、識別;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主要完成指標的選取、預警準則和閾值的確定;預測評價系統主要是完成評價對象的選擇,根據預警準則選擇預警評價方法,給出評價結果,再根據危險級別狀態進行報警。預控對策系統根據具體警情確定控制方案。其中監測系統、預警信息系統、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預測評價系統完成預警功能,預控對策系統完成對事故的控制功能。
監測是預警活動的前提,監測的任務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對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同時收集各種事故征兆,并建立相應數據庫;二是對大量的監測信息進行處理(整理、分類、存儲、傳輸),建立信息檔案,進行歷史的和技術的比較。即通過對歷史數據、即時數據的整理、分析、存貯,建立預警信息檔案,信息檔案中的信息是與整個預警系統共享的,它將監測信息及時、準確地輸入下一預警環節。
預警閾值的確定原則上既要防止誤報又要避免漏報,若采用指標預警,一般可根據具體規程設定報警閾值,或者根據具體實際情況,確定適宜的報警閾值。若為綜合預警,一般根據經驗和理論來確定預警閾值(即綜合指標臨界值)。如綜合指標值接近或達到這個閾值時,就意味著將有事故出現,可以將此時的綜合預警指標值確定為報警閾值。
預警;信號一般采用國際通用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狀況,按照事故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顏色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4種級別(IV級、III級、II級、I級)。四級預譬如下:
I級預警,表示安全狀況特別嚴重,紅色表示;
II級預警,表示受到事故的嚴重威脅,用橙色表示;
III級預警,表示處于事故的上升階段,用黃色表示;
IV級預警,表示生產活動處于正常狀態,用藍色表示。
生產過程的環境安全性指標,包括內部環境、外部環境。其中,內部環境包括作業環境和內部社會環境,作業環境包括作業場所的溫度、濕度、采光、照明、噪聲、振動等,內部社會環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環境。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其中自然環境包括自然災害、季節因素、氣候因素、時間因素、地理因素等,社會環境包括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法律環境、管理環境、家庭環境、社會風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