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是由若干個零、部件連接構成,其中至少有一個零、部件是可運動的,并且配備或預定配備動力系統,是具有特定應用目的的組合。
◆機械包括:
(1)單臺的機械。例如,木材加工機械、金屬切削機床、起重機等。
(2)實現完整功能的機組或大型成套設備。即為同一目的由若干臺機械組合成一個綜合整體,如自動生產線、加工中心、組合機床等。
(3)可更換設備。可以改變機械功能的、可拆卸更換的、非備件或工具設備,這些設備可自備動力或不具備動力。
◆轉動的危險部位及其防護—嚙合齒輪
齒輪傳動機構必須裝置全封閉型的防護裝置。機器外部絕不允許有裸露的嚙合齒輪,在設計和制造機器時,應盡量將齒輪裝入機座內,而不使其外露。防護裝置材料可用鋼板或鑄造箱體,必須堅固牢靠,保證在機器運行過程中不發生振動。要求裝置合理,防護罩殼體不應有尖角和銳利部分,外殼與傳動機構的外形相符,同時應便于開啟,便于機器的維護保養,能方便地打開和關閉。為引起人們的注意,防護罩內壁應涂成紅色,最好裝電氣聯鎖,使防護裝置在開啟的情況下機器停止運轉。
(1)機械危險;(纏繞、擠壓、飛出物等)
(2)電氣危險;(觸電、設備火災或爆炸)
(3)熱危險;
(4)噪聲危險;
(5)振動危害;
(6)輻射危害;(電弧、激光輻射、電火花或電子束離子束加工)
(7)物質和材料生產的危險;(有害、易燃)
(8)設計時忽視人類工效學產生的危險;
(9)能量供應中斷、機械零件破損及其他功能紊亂造成的危險;
(10)安全措施錯誤、安全裝置不正確或者定位不正確產生的危險。
靈活性、可塑性、隨機應變、分析判斷、利用經驗、歸納推理、有感情、多通道接受信息、處理柔軟物體、精細調整、個別感官強等。
機器特點:
學習能力差,靈活性差、輸出值域寬廣(可大可小)、動作快、精確度高、穩定性好、特定信息的感受能力強、同時完成多種操作、惡劣的(不良的)環境、感受閾寬、檢測范圍寬、可靠性高、處理液體、氣體和粉狀體比人強、正確計算,不會修正,多通道復雜動作、圖形識別能力弱、一次xing成本高等。
跨步電壓電擊是人體進入地面帶電的區域時,兩腳之間承受的跨步電壓造成的電擊。故障接地點附近(特別是高壓故障接地點附近),有大電流流過的接地裝置附近,防雷接地裝置附近以及可能落雷的高大樹木或高大設施所在的地面均可能發生跨步電壓電擊。
間距是將可能觸及的帶電體置于可能觸及的范圍之外。其安全作用與屏護的安全作用基本相同。安全距離的大小決定于電壓高低、設備類型、環境條件和安裝方式等因素。架空線路的間距須考慮氣溫、風力、覆冰及環境條件的影響。
架空線路應避免跨越建筑物,架空線路不應跨越可燃材料屋頂的建筑物。架空線路必須跨越建筑物時,應與有關部門協商并取得該部門的同意。架空線路導線與建筑物的距離不應小于下表所列數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特種設備依據其主要工作特點,分為承壓類特種設備和機電類特種設備。
(一)承壓類特種設備
承壓類特種設備是指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或管狀設備,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
(二)機電類特種設備
機電類特種設備是指必須由電力牽引或驅動的設備,包括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壓力管道日常運行中發生的故障主要有接頭和密封填料處泄漏,管道異常振動和摩擦,安全閥動作失靈,管道內部堵塞和儀表失靈等。
(1)可拆卸接頭和密封填料處泄漏是管道系統常見故障,一般可采取緊固措施消除泄漏,但不得帶壓緊固連接件。
埋地敷設的燃氣管道泄漏地點在地下,泄漏的燃氣會到處流竄,一般查漏時采取先按燃氣氣味的濃度初步確定大致的漏氣范圍,然后選用鉆孔查漏、挖探坑查漏、井室檢查、用檢漏工具查漏、使用檢漏儀器查漏,以及觀察植物生長和利用凝水缸抽水量變化情況判斷是否漏氣等方法進行檢查判斷。
(2)管道發生異常振動和摩擦時,應采取隔斷振源、調整支承、使相互摩擦的部位隔離等措施。
(3)安全閥動作失靈時,應停車或泄壓后對安全閥進行檢查和調試,如發現閥座處有異物、密封副損壞、彈簧銹死或損壞等情況,應進行修理。
(4)工業管道內部堵塞往往是由于操作條件控制不當造成介質的黏度過大而引發的,應停車進行清理。燃氣管道發生不均勻沉降時,冷凝水會積存在下沉處的管道中,形成袋水,如果冷凝水達到一定數量,不及時抽除,就會堵塞管道。為防止積水堵塞,必須定期排除凝水缸中的冷凝水。如果出現袋水情況,可以采取校正管道坡度,增設凝水缸等方法消除袋水。
人工燃氣中常含有一定量的萘蒸氣,溫度降低就凝成固體,附著在管道內壁使其流動斷面減小或堵塞。在寒冷季節,萘常積聚在出廠1~2km的管道、管道彎曲部分或地下管道接出地面的分支管處,要定期清洗管道。
(5)儀表失靈可能是儀表本身質量問題或由于操作條件超出儀表的最大測量能力而發生的,應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更換。
認真交接班,對吊鉤、鋼絲繩、制動器、安全防護裝置的可靠性進行認真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1)開機作業前,應確認處于安全狀態方可開機:所有控制器是否置于零位;起重機上和作業區內是否有無關人員,作業人員是否撤離到安全區;起重機運行范圍內是否有未清除的障礙物;起重機與其他設備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離是否在0.5m以上;電源斷路裝置是否加鎖或有警示標牌;流動式起重機是否按要求平整好場地,支腳是否牢固可靠。
(2)開車前,必須鳴鈴或示警;操作中接近人時,應給斷續鈴聲或示警。
(3)司機在正常操作過程中,不得利用極限位置限制器停車;不得利用打反車進行制動;不得在起重作業過程中進行檢查和維修;不得帶載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或帶載增大作業幅度;吊物不得從人頭頂上通過,吊物和起重臂下不得站人。
(4)嚴格按指揮信號操作,對緊急停止信號,無論何人發出,都必須立即執行。
(5)吊載接近或達到額定值,或起吊危險器(液態金屬、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時,吊運前認真檢查制動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試吊,確認沒有間題后再吊運。
(6)起重機各部位、吊載及輔助用具與輸電線的最小距離應滿足安全要求。
(7)有下述情況時,司機不應操作:起重機結構或零部件(如吊鉤、鋼絲繩、制動器、安全防護裝置等)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和損傷;吊物超載或有超載可能,吊物質量不清;吊物被埋置或凍結在地下、被其他物體擠壓;吊物捆綁不牢,或吊掛不穩,被吊重物棱角與吊索之間未加襯墊;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作業場地昏暗,看不清場地、吊物情況或指揮信號。在操作中不得歪拉斜吊。
(8)工作中突然斷電時,應將所有控制器置零,關閉總電源。重新工作前,應先檢查起重機工作是否正常,確認安全后方可正常操作。
(9)有主、副兩套起升機構的,不允許同時利用主、副鉤工作(設計允許的專用起重機除外)。
(10)用兩臺或多臺起重機吊運同一重物時,每臺起重機都不得超載。吊運過程應保持鋼絲繩垂直,保持運行同步。吊運時,有關負責人員和安全技術人員應在場指導。
(11)露天作業的軌道起重機,當風力大于6級時,應停止作業;當工作截止時,應錨定住起重機。
(1)叉裝物件時,被裝物件重量應在該機允許載荷范圍內。當物件重量不明時,應將該物件叉起離地100mm后檢查機械的穩定性,確認無超載現象后,方可運送。
(2)叉裝時,物件應靠近起落架,其重心應在起落架中間,確認無誤,方可提升。
(3)物件提升離地后,應將起落架后仰,方可行駛。
(4)兩輛叉車同時裝卸一輛貨車時,應有專人指揮聯系,保證安全作業。
(5)不得單叉作業和使用貨叉頂貨或拉貨。
(6)叉車在叉取易碎品、貴重品或裝載不穩的貨物時,應采用安全繩加固,必要時,應有專人引導,方可行駛。
(7)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叉車,進入倉庫作業時,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嚴禁在易燃、易爆的倉庫內作業。
(8)嚴禁貨叉上載人。駕駛室除規定的操作人員外,嚴禁其他任何人進入或在室外搭乘。
對架空索道的機電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合理的維修,能夠保證索道的安全運轉,并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延長使用年限。
鋼絲繩和抱索器是客運索道重要部件,一旦出現問題,必定會造成人身傷害。因此,應在規定的時期內對鋼絲繩和抱索器進行無損探傷。對于單線循環式索道上運載工具間隔相等的固定抱索器,應按規定的時間間隔移位。
運營后每1~2年應對支架各相關位置(如中心點、托壓索輪及支架橫擔水平度、垂直度、支架形變等)進行檢測,以防止發生脫索等重大事故。
(1)新裝安全閥,應有產品合格證;安裝前應由安裝單位繼續復校后加鉛封,并出具安全閥校驗報告。
(2)當安全閥的入口處裝有隔斷閥時,隔斷閥必須保持常開狀態并加鉛封。
(3)壓力容器的安全閥最好直接裝設在容器本體上。液化氣體容器上的安全閥應安裝于氣相部分,防止排出液體物料,發生事故。
(4)如安全閥用于排泄可燃氣體,直接排入大氣,則必須引至遠離明火或易燃物,而且通風良好的地方,排放管必須逐段用導線接地以消除靜電作用。如果可燃氣體的溫度高于它的自燃點,應考慮防火措施或將氣體冷卻后再排入大氣。
(5)安全閥用于泄放可燃液體時,宜將排泄管接入事故儲槽、污油罐或其他容器;用于泄放高溫油氣或易燃、可燃氣體等遇空氣可能立即著火的物質時,宜接入密閉系統的放空塔或事故儲槽。
(6)一般安全閥可放空,但要考慮放空口的高度及方向的安全性。室內的設備,如蒸餾塔、可燃氣體壓縮機的安全閥、放空口宜引出房頂,并高于房頂2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