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師《生產技術》核心考點
考點一:鍛造與鑄造的危險因素
在鍛造生產中易發生的傷害事故,按其原因可分為以下幾種:
(1)機械傷害。
(2)火災爆炸。
(3)灼燙 。
(4)噪聲和振動
(5)塵毒危害
(6)熱輻射
鑄造作業過程中存在諸多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導致多種危害,需要從管理和技術方面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發生,減少職業危害。
(1)火災及爆炸
(2)灼燙
(3)機械傷害
(4)高處墜落
(5)塵毒危害
(6)噪聲振動
(7)高溫和熱輻射
考點二:機械分類中工程機械的包含范圍
按照機械的使用用途的,可以將機械大致分為 10 類,屬于工程機械的是壓實機、打樁機、鋼筋切割機。
考點三:機械性傷害和非機械性傷害的區分
產生機械性危險的條件因素主要有:
(1)形狀或表面特性。
(2)相對位置。如由于機器零部件運動可能產生擠壓、剪切、纏繞區域的相對位置。
(3)動能。
(4)勢能。人或物距離地面有落差在重力影響下的勢能,高空作業人員跌落危險、彈性元件的勢能釋放、在壓力或真空下的液體或氣體的勢能、高壓流體(液壓和氣動)壓力超過系統元器件額定安全工作壓力等。
(5)質量和穩定性。機器抗傾翻性或移動機器防風抗滑的穩定性。
(6)機械強度不夠導致的斷裂或破裂。
(7)料堆(垛)坍塌、土巖滑動造成掩埋所致的窒息危險等。
非機械性危險主要包括:電氣危險(如電擊、電傷)、溫度危險(如灼燙、冷凍)、噪聲危險、振動危險、輻射危險(如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材料和物質產生的危險、未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而產生的危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