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注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章節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1、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下列關于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單位預防突發事件的義務的說法,錯誤的是(??)。【單選】
A. 遵守不連續生產的行業規則
B. 對生產經營場所開展隱患排查
C. 制定具體應急預案
D. 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23條的規定。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運、使用單位,應當制定具體應急預案,并對生產經營場所、有危險物品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周邊環境開展隱患排查,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防止發生突發事件。
A項錯誤,干擾項,沒有“不連續生產”的規則。
2、《突發事件應對法》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將突發事件分為(??)級。【單選】
A. 3
B. 4
C. 5
D. 6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3條的規定,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突發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4級。
3、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履行統一領導職責或者組織處置突發事件的人民政府在事后恢復與重建中的義務不包括( )。【單選】
A. 繼續執行應急處置措施
B.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件
C. 請求上一級政府支持恢復重建工作
D. 制定恢復重建計劃,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A項錯誤,第五十八條?突發事件的威脅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統一領導職責或者組織處置突發事件的人民政府應當停止執行依照本法規定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同時采取或者繼續實施必要措施,防止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發社會安全事件。
第五十九條?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截止后,履行統一領導職責的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對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組織受影響地區盡快恢復生產、生活、工作和社會秩序,制定恢復重建計劃,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
受突發事件影響地區的人民政府應當及時組織和協調公安、交通、鐵路、民航、郵電、建設等有關部門恢復社會治安秩序,盡快修復被損壞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公共設施。
第六十條?受突發事件影響地區的人民政府開展恢復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級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提出請求。上一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受影響地區遭受的損失和實際情況,提供資金、物資支持和技術指導,組織其他地區提供資金、物資和人力支援。
4、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下列關于突變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單選】
A. 所有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B.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應急資源,建立或者確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
C. 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運、使用單位,應當制訂具體應急預案
D. 新聞媒體應當按照無償與有償相結合原則,積極開展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知識的宣傳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A選項正確,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十二條,所有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檢查本單位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掌握并及時處理本單位存在的可能引發社會安全事件的問題,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對本單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況,應當按照規定及時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B選項正確,第二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應急資源,建立或者確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
C選項正確,第二十三條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運、使用單位,應當制定具體應急預案,并對生產經營場所、有危險物品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周邊環境開展隱患排查,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防止發生突發事件。
D選項錯誤,第二十九條,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自救與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
5、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下列企業中應當制定具體應急預案的有()。【多選】
A. 某建筑施工企業
B. 某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
C. 某食品加工廠
D. 某大型購物中心
E. 某大型電影院
參考答案:ABDE
參考解析:
《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二十三條,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運、使用單位,應當制定具體應急預案,并對生產經營場所、有危險物品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周邊環境開展隱患排查,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防止發生突發事件。
二十四條,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和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應當制定具體應急預案,為交通工具和有關場所配備報警裝置和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設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顯著標明安全撤離的通道、路線,保證安全通道、出口的暢通。有關單位應當定期檢測、維護其報警裝置和應急救援設備、設施,使其處于良好狀態,確保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