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事故報告的內容試題難度:第6章>第1節>事故報告的">
A.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應當具體,并盡量精確到分鐘
B.事故的簡要經過是對事故全過程的簡要敘述
C.對于人員傷亡情況的報告,應當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
D.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在規范規定的時限內應當及時補報
E.在對直接經濟損失進行初步估算時,損失估計的越嚴重越好
知識點:第6章>第1節>事故報告的內容
試題難度:第6章>第1節>事故報告的內容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
本題考核知識點為事故報告的內容。
A選項,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應當具體,并盡量精確到分鐘。
B選項,事故的簡要經過是對事故全過程的簡要敘述,描述要前后銜接、脈絡清晰、因果相連。
C選項,對于人員傷亡情況的報告,應當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不作無根據的猜測,更不能隱瞞實際傷亡人數。
D選項,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E選項,對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主要指事故所導致的建筑物的毀損、生產設備設施和儀器儀表的損壞等。由于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情況直接影響事故等級的劃分,并因此決定事故的調查處理等后續重大問題,在報告這方面情況時應當謹慎細致,力求準確。
2、【多選擇】某鐵礦山由于未實施采空區充填措施,突然造成地面大面積塌陷、鄰近廠房倒塌、人員受傷。當地上千名群眾聚集礦方大門,造成道路擁堵、交通癱瘓,發生較為嚴重的突發事件。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突發事件應對法》,關于此次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的說法,正確的有(?)。
A.礦山安全負責人事發1h內,應向縣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
B.此突發事件信息報告應由相關職能部門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報告
C.縣級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向省級人民政府報告
D.縣級人民政府應在2h內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
E.此突發事件應收集居民委員會、村委會和兼職信息報告員的信息
知識點:第6章>第1節>事故上報的時限和部門
試題難度:本題共被作答20142次正確率15.18%
參考答案:ABCE
參考解析:
A選項正確。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九條,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B選項正確。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十條,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依照前款規定上報事故情況.應當同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七條,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E選項正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專業機構應當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突發事件信息。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有關單位建立專職或者兼職信息報告員制度。
3、【多選擇】2018年某日,甲化工企業氯乙烯氣柜泄漏,氯乙烯擴散至廠外區域,遇火源發生爆炸,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傷,38輛大貨車和12輛小型車損毀。根據傷亡事故的不同特點,事故按照行業、致損因素和傷害程度分類,下列事故分類中,正確的有()。
A.按照致損因素劃分,該事故是火災事故
B.按照行業劃分,該事故是危險化學品事故
C.按照傷害程度劃分,該事故是重大事故
D.按照致損因素劃分,該事故是其他爆炸事故
E.按照傷害程度劃分,該事故是死亡事故
知識點:第6章>第1節>事故的分類
試題難度:本題共被作答19199次正確率31.76%
參考答案:BDE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事故的分類。
(1)按行業劃分:根據《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將事故分為火災、交通、礦山、化學危險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建設施工、特種設備以及其他等事故。
(2)按致損因素劃分:事故的類別包括: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
(3)按照事故造成的傷害程度劃分:事故可分為輕傷事故、重傷事故和死亡事故。
本題按行業劃分屬于化學危險品事故、按止損因素劃分屬于其他爆炸事故、按傷害程度劃分屬于死亡事故。故本題選BDE。
4、【多選擇】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故報告是事故救援的重要前提,只有通過迅速、及時、準確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才能在第一時間掌握事故情況、實施事故救援、控制事態發展,將事故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下列事故中,屬于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是( )。
A.某企業發生中毒、窒息事故,死亡8人,重傷10人,經檢驗有95人有慢性中毒跡象,直接經濟損失4800萬元
B.某工地發生坍塌事故,事故造成15人死亡,3人重傷,間接經濟損失1億元
C.某隧道發生交通事故,客車與貨車相撞,造成35人死亡,1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
D.某醫院發生傳染病疫情,造成13人死亡
E.某商場發生火災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000萬元
知識點:第6章>第1節>事故的分類
試題難度:本題共被作答5981次正確率43.65%
參考答案:BE
參考解析:
A選項是較大事故,C選項是特別重大事故,D選項不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5、【多選擇】2018年某日,甲化工企業氯乙烯氣柜泄漏,氯乙烯擴散至廠外區域,遇火源發生爆炸,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傷,38輛大貨車和12輛小型車損毀。根據傷亡事故的不同特點,事故按照行業、致損因素和傷害程度分類,下列事故分類中,正確的有()。
A.按照致損因素劃分,該事故是火災事故
B.按照行業劃分,該事故是危險化學品事故
C.按照傷害程度劃分,該事故是重大事故
D.按照致損因素劃分,該事故是其他爆炸事故
E.按照傷害程度劃分,該事故是死亡事故
知識點:第6章>第1節>事故的分類
試題難度:本題共被作答731次正確率39.53%
參考答案:BDE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事故的分類。
(1)按行業劃分:根據《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將事故分為火災、交通、礦山、化學危險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建設施工、特種設備以及其他等事故。
(2)按致損因素劃分:事故的類別包括: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
(3)按照事故造成的傷害程度劃分:事故可分為輕傷事故、重傷事故和死亡事故。
本題按行業劃分屬于化學危險品事故、按止損因素劃分屬于其他爆炸事故、按傷害程度劃分屬于死亡事故。故本題選BDE。
6、【多選擇】某化工企業發生化工儲罐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8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4000萬元。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次事故逐級上報最高至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B.事故報告時應報告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勘查的情況
C.應由省級人民政府負責本次事故調查
D.事故調查組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E.負責調查的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復
知識點:第6章>第1節>事故上報的時限和部門
試題難度:本題共被作答1589次正確率24.73%
參考答案:ABE
參考解析:
A選項錯誤:10人死亡屬于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A選項錯誤。
B選項錯誤: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和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B選項錯誤。
C選項正確:題干事故屬于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由省級人民政府調查。
D選項正確: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特殊情況下,經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批準,延長的期限最長不超過60日。(注意未提到特殊情況,就是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E選項錯誤:由事故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組織調查,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15日內作出批復。E選項錯誤。
7、【單選擇】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6721—1986),傷亡事故經濟損失是指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中發生傷亡事故所引起的經濟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中善后處理費用包括(??)。
A.現場搶救費用、清理現場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補助及救濟費用
B.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清理現場費用、喪葬及撫恤費用
C.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補助及救濟費用
D.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現場清理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
知識點:第6章>第2節>事故調查的組成和職責
試題難度:本題共被作答20751次正確率43.67%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包括:人員傷亡后所支出的費用,如醫療費用、喪葬及撫恤費用、補助及救濟費用、歇工工資等;事故善后處理費用,如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現場清理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等;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費用,如固定資產損失價值、流動資產損失價值等。
8、【多選擇】某建筑工地施工人員甲在拆除防雨棚時,未系安全帶。甲用手抓住連接支撐防雨棚鋼立柱的橫拉桿橫向移動身體,橫拉桿在外力的作用下脫落,甲當即從6.2m處墜落,穿過破損的防護網觸地,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后調查發現,甲未系安全帶和橫拉桿與鋼立柱未采取滿焊方式連接是造成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時事故調查組認為造成該起事故的間接原因還有()。
A.施工單位安全防護設施不到位
B.施工單位未認真落實高處作業需佩戴安全防護用品的防范措施
C.甲未按高處作業的有關規定,從梯子上下鋼立柱作業,而是直接在橫拉桿上移動身體
D.施工單位未派人進行檢查,致使橫拉桿留下焊接不牢的隱患未被發現
E.施工單位未派人對拆除作業實施有效的現場監護
知識點:第6章>第2節>事故調查的組成和職責
試題難度:本題共被作答18257次正確率28.45%
參考答案:BDE
參考解析:
導致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大體上從以下角度分析:(1)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工業構件、建筑物、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工藝過程、操作方法、維修檢驗等的設計,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問題。(2)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3)勞動組織不合理。(4)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5)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6)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選項A為物的不安全狀態,C為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故本題答案應該選擇BDE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