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為火災和爆炸的電氣引燃源,電氣設備及裝置在運行中產生的危險溫度是電氣火災爆炸的要因之一。電氣裝置的下列狀態中,會產生危險溫度的有()。
A.電氣設備電流超過定額值,連續長時間使用
B.交流異步電動機轉子被卡死
C.100W白熾燈泡表面溫度
D.電氣線路短路
E.運行中電動機的溫度和溫升都達到額定值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
選項A過載,選項B機械故障,選項C電熱器具和照明器具,100W白熾燈泡表面溫度高達170-220℃,選項D短路。
2、根據能量轉移論的觀點,電氣危險因素是由于電能非正常狀態形成的。觸電是電氣危險因素之一,觸電分為電擊和電傷兩種傷害形式。下列關于電擊、電傷的說法中,錯誤的有()。
A.大部分觸電死亡既有電擊的原因也有電傷的原因
B.電擊是電流直接作用于人體或電流轉換為其他形態的能量作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
C.電傷是電流直接作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
D.電擊都發生在低壓電氣設備上,電傷都發生在高壓設備上
E.單純的電傷不會致人死亡
參考答案:BCDE
參考解析:
觸電事故是由電流形態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觸電事故分為電擊和電傷。電擊是電流直接通過人體造成的傷害。電傷是電流轉換成熱能、機械能等其他形態的能量作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在觸電傷亡事故中,盡管85%以上的死亡事故是電擊造成的,但其中大約70%含有電傷的因素。
3、下列關于氣瓶充裝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氣瓶充裝單位只能充裝本單位辦理使用登記的氣瓶,以及使用登記機關同意充裝的氣瓶
B.當氫氣中含氧或氧氣中含氫超過0.2%(體積比)時,嚴禁充裝
C.充裝高(低)壓液化氣體,除車用氣瓶外應當采用逐瓶稱重的方式進行充裝
D.充裝壓縮氣體后,在10℃時的壓力不得超過氣瓶的公稱工作壓力
E.禁止將移動式壓力容器內的氣體直接對氣瓶進行倒裝或者將氣瓶內的氣體直接對氣瓶進行充裝
參考答案:ACE
參考解析:
B選項錯誤。當氫氣中含氧或者氧氣中含氫超過0.5%(體積比)時,嚴禁充裝,同時應當查明原因并妥善處置。
D選項錯誤。嚴格控制氣瓶的充裝量,充分考慮充裝溫度對最高充裝壓力的影響,氣瓶充裝后,在20℃時的壓力不得超過氣瓶的公稱工作壓力。
4、在生產過程中,應根據可燃易燃物質的爆炸特征,以及生產工藝和設備等條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在設備和系統里或在其周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這些措施主要有()。
A.設備密閉
B.廠房通風
C.惰性介質保護
D.危險品隔離儲存
E.增加安全閥或爆破片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
在生產過程中,應根據可燃易燃物質的燃燒爆炸特性,以及生產工藝和設備等條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在設備和系統里或在其周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這類措施主要有設備密閉、廠房通風、惰性介質保護、以不燃溶劑代替可燃溶劑、危險物品隔離儲存等。
5、2023年年初,臨時要求承接正定某工業園區的安全改造項目,作業面描述如下:廠房呈U型布置,東側部分用作光氣的酰氯化工藝(光氣為劇毒性氣體介質、屬于點式擴散源)、中部車間用作二段提純萃取、西側車間用于辦公和休息用房。針對車間的中毒、污染事故預防控制措施中合理的是()。
A.車間設置整體全面通風方式
B.現有工藝用中部車間分隔酰氯化車間和辦公用用房,屬于有效的物理隔離方式
C.用固體光氣代替光氣并降低介質使用量,屬于替代
D.個人防護用具的合理配置是最重要的物理防護屏障
E.酰氯化車間作業截止后應清水全面沖洗屬于保持作業場所清潔
參考答案:BC
參考解析:
車間設置整體全面通風方式并局部增設局部通風設施,故A選項有誤;個人防護用具的合理配置是最后一道的物理防護屏障,D選項有誤;酰氯化車間作業截止后應清水全面沖洗屬于保持作業人員衛生,E選項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