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考情分析
機械安全基礎知識考試主要考察考生對機械安全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根據歷年真題來看,考試內容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機械的分類;②機械使用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③機械危險部位及其安全防護措施;④實現機械安全的途徑與對策措施。本節考試難度總體不大,主要考察定義類選擇題,需要同學們在聽完精講課程后多做題鞏固,這一節的分數就很容易拿到。
1、機械的分類(1-2分)
(一)動力機械:電動機、內燃機、蒸汽機以及在無電源的地方使用的聯合動力裝置。(“機”結尾)
(二)金屬切削機械:車床、鉆床、鏜床、磨床、齒輪加工機床、螺紋加工機床、銑床、刨(插)床、拉床、電加工機床、鋸床和其他機床12類。(跟床有關)
(三)金屬成型機械:金屬切削機械以外的加工機械,如鍛壓機械、鑄造機械等。
(四)交通運輸機械:汽車、火車、船舶和飛機等交通工具。(海陸空三軍)
(五)起重運輸機械:各類起重機、運輸機、升降機、卷揚機等。(需要起吊的)
(六)工程機械:土石方施工、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筑工程所需的各種工程機械。包括挖掘機、鏟運機、工程起重機、壓實機、打樁機、鋼筋切割機、混凝土攪拌機、路面機、鑿巖機、線路工程機械及其他專用工程機械。(注意拖拉機不是工程機械)
(七)農業機械:拖拉機、林業機械、牧業機械、漁業機械等。
(八)通用機械:泵、風機、壓縮機、閥門、真空設備、分離機械、減(變)速機、干燥設備、氣體凈化設備等。
(九)輕工機械:紡織機械、食品加工機械、印刷機械、制藥機械、造紙機械等。
(十)專用機械:冶金機械、采煤機械、化工機械、石油機械等。(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真題再現】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筑工程所需的綜合性機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機械裝備統稱為工程機械。下列機械裝備中,屬于工程機械的是( )。
A.卷揚機
B.拖拉機
C.壓縮機
D.挖掘機
參考答案:D
2、機械使用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1-2分)
(一)機械性危險
機械性危險包括與機器、機器零部件(包括加工材料夾緊機構)或其表面、工具、工件、荷載、飛射的固體或流體物料有關的可能會導致擠壓、剪切、碰撞、切割、切斷、纏繞、碾壓、吸入或卷入、沖擊、刺傷或穿刺、磨損、拋出、絆倒和跌落等危險。
產生機械性危險的條件因素主要有:
(1)形狀或表面特性。如鋒利刀刃、銳邊、尖角形等零部件、粗糙或光滑表面。
(2)相對位置。由于機器零部件運動可能產生擠壓、剪切、纏繞區域的相對位置。
(3)動能。具有運動的機器零部件與人體接觸,零部件由于松動、松脫、掉落或折斷、碎裂、甩出。
(4)勢能。人或物距離地面有落差在重力影響下的勢能,高空作業人員跌落危險、彈性元件的勢能釋放、在壓力或真空下的液體或氣體的勢能、高壓流體(液壓和氣動)壓力超過系統元器件額定安全工作壓力等。
(5)質量和穩定性。機器抗傾翻性或移動機器防風抗滑的穩定性。
(6)機械強度不夠導致的斷裂或破裂。
(7)料堆(垛)坍塌、土巖滑動造成掩埋所致的窒息危險等。
(二)非機械性危險(除了機械性危險之外的所有)
非機械性危險主要包括電氣危險(如電擊、電傷)、溫度危險(如灼燙、冷凍)、噪聲危險、振動危險、輻射危險(如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材料和物質產生的危險、未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而產生的危險等。
【真題再現】機械使用過程中的危險可能來自機械設備和工具自身、原材料、工藝方法和使用手段等多方面,危險因素可分為機械性危險因素和非機械性危險因素。下列危險因素中,屬于非機械性的是( )。(2020)
A.擠壓
B.碰撞
C.沖擊
D.噪聲
參考答案:D
3、危險部位及其安全防護措施(2-3分)
上述考點在2018年之前有特定考試陷阱,需要各位考生重點關注下機械設備的運動方式,類似于下列例題題干問詢的是轉動部位的安全防護措施。
【真題再現】皮帶傳動的危險出現在皮帶接頭及皮帶進入皮帶輪的部位,通常采用金屬骨架的防護網進行防護。下列皮帶傳動系統的防護措施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皮帶輪中心距在3m以上,采用金屬骨架的防護網進行防護
B.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采用金屬骨架的防護網進行防護
C.皮帶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下,皮帶回轉速度在9m/mim以下,未設防護
D.皮帶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上,皮帶輪中心距在3m以下,未設防護
參考答案:C
4、實現機械安全的途徑與對策措施(2-3分)
安全技術措施選擇順序:“三步法”
第1步:本質安全設計措施,也稱直接安全技術措施。
上述考點的本質安全化設計,一定煩請考生注意和管理的本質安全的差異性。安全技術的本質安全通常指的是設計階段的本質安全、安全管理的本質安全通常指的是使用階段的本質安全,類似于下列試題的問答方式。
【真題再現】依據嚴格的規范定義,機械的本質化安全可分為機械安全和使用安全兩個層級。在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通常要求實現機械設施的使用安全,但是在安全技術措施中往往更關注機械安全。下列選項中,()屬于嚴格定義的機械本質安全設計。
A.設置故障-安全型設施,例如聯鎖保護裝置、緊急停車裝置
B.設置失誤-安全型設施,例如雙手操作裝置、光電保護裝置
C.設置安全-限制型動力源,例如防爆型動力裝置、安全電源
D.設置點動型控制設施,例如緊急切斷按鈕
參考答案:C
第2步:安全防護措施,也稱間接安全技術措施
【真題再現】安全防護措施是指從人的安全需求出發,采用特定的技術手段防止或限制各種危險的安全措施,包含防護裝置、保護裝置及其他補充措施, 其中防護裝置有固定式、活動式、聯鎖式、柵欄式等。關于防護裝置特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固定式防護裝置位置固定,不能打開或拆除
B.聯鎖式防護裝置的開閉狀態與防護對象的危險狀態相聯鎖
C.活動式防護裝置與機器的構架相連接, 使用工具才能打開
D.柵欄式防護裝置用于防護傳輸距離不大的傳動裝置
參考答案:B
第3步:使用安全信息,也稱提示性安全技術措施。
(1)禁止標志:禁止不安全行為。紅色,對比色白色。紅色圓框斜杠,白底,黑圖。
(2)警告標志:提醒注意。黃色,對比色黑色。黃色底色三角,黑圖,黑框。
(3)指令標志:強制人的行為動作。藍色,對比色白色。藍色底色圓形,白圖。
(4)提示標志:提供信息。綠色,對比色白色。綠色底色方形,白圖。
【真題再現】輥式輸送機指利用按一定間距架設在固定支架上的若干個輥子來輸送成件物品的輸送機。交替驅動的輥式輸送機于主動軸的下游存在纏繞、卷入的危險性。為保證作業過程的安全有效性,以下措施中,屬于本質安全技術措施的是()。
A.設有當心機械傷人、禁止跨越等安全標志
B.減少機械的運轉時間并在主動軸下游設置防護條
C.改變供能方式,將全部輥軸設立為主動軸
D.增設緊急自動停機系統
參考答案:C
轉動 | 轉動軸(無凸起部分) | 松散的護套、12mm凈距 |
轉動軸(有凸起部分) | 全面封閉的防護罩 | |
輥式輸送機 | 交替驅動的輥式輸送機在主動軸的下游 | |
旋轉的有輻輪 | 盤片填充、彈簧式離合器 | |
直線運動 | 機械工作臺和滑枕 | 達到極限位置時與固定結構間距≥500mm |
剪刀式升降機 | 操作中—簾布、維修中—障礙物 | |
砂帶機 | 遠離操作者,止逆裝置 | |
轉動和直線運動 | 皮帶轉動 | 金屬骨架防護網,與皮帶間距≥50mm 2m以下應設置防護罩 2m以上:①皮帶輪距離3m以上;②皮帶寬度15cm以上;③皮帶轉速大于9m/min |
可靠性設計 關鍵點:少出錯 | 使用可靠性已知的安全相關組件 | |
關鍵組件或子系統加倍(冗余)和多樣化設計 | ||
操作的機械化或自動化設計 | ||
可維修性設計 關鍵點:好修 | 維護、潤滑和維修設定點放在危險區之外 | |
安裝場所可達性、設備外部的可達性、設備內部的可達性 | ||
零、組部件的標準化與互換性 | ||
維修人員的安全 | ||
安全防護措施 | 固定式防護裝置 | |
活動式防護裝置 | ||
活動式防護裝置,防護裝置和保護裝置的組合型式 | ||
保護裝置 | 聯鎖裝置,防止危險機器功能在特定條件下運行的裝置 | |
雙手操縱裝置,需要雙手同時操作 | ||
能動裝置,附加手動操縱裝置,與啟動控制一起使用 | ||
保持—運行控制裝置 | ||
敏感保護設備 | ||
有源光電保護裝置 | ||
機械抑制裝置,依靠關鍵附件的強度防止運動機械障礙 | ||
限制裝置,防止機器或危險機器狀態超過設計限度 | ||
有限運動控制裝置,也稱行程限制裝置,限制極限位置 | ||
補充保護措施 | 緊急停止按鈕,紅色掌撳或蘑菇式開關;急停裝置被啟動后應保持接合狀態,在用手動重調之前應不可能恢復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