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1、安全
安全是指沒有受到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危害的隱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安全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
一般來說,我們說的安全,就是為了實現人的生命不受到傷害、公司及個人財產不受到損失,環境不被破壞,及時消除各類安全事故隱患,杜絕各種不安全行為。
2、安全生產
消除或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3、本質安全
通過設計等手段使生產設備或者生產系統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誤操作或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事故。
4、安全治理
是為了在生產過程中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勞動條件,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危害,實現勞逸結合,加強安全生產,使勞動者安全順利地進行生產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
5、事故
職業活動過程中發生意外的突發事件總稱,通常會使正常活動中斷,造成支援傷亡或財產損失。
6、事故隱患:
引導致事故發生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及治理缺陷。
7、不安全行為:
職工在職業活動中,違反勞動紀律,違反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險性的做法。
8、三違
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9、違章指揮
違章指揮強迫員工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或操縱規程進行作業的行為。
10、違章作業
員工不遵守規章制度,冒險進行作業的行為。
11、違反勞動紀律。
生產現場禁止穿高跟鞋、涼鞋、拖鞋;電氣作業必須穿絕緣鞋;生產現場禁止穿背心、短褲、裙子、戴頭巾、領帶或者敞開衣襟、打赤腳;要將頭發置于工作帽內;禁止其它的不安全裝束;工作時間聊天、打瞌睡、看書、打電話、發信息、聽音樂、吃零食、嬉笑打鬧等等。違反勞動紀律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
12、四不放過的原則
是指在調查處理工傷事故時,必須堅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沒有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沒收到處罰不放過、他人沒收到教育不放過。
13、三級安全教育
進廠教育、車間教育、班組教育。
14、四不傷害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幫助別人不受傷害。
15、三懂四會
懂生產原理,懂工藝流程,懂設備構造;
會曹總,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和處理事故,會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和防護器材。
16、四個必須
必須人人留意安全,不但要留意自己的安全,還要留意別人的安全和其他各種安全隱患;
必須事事留意安全,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意安全,不要由于熟練而忽視安全;
必須時時留意安全,如不要由于即將放工而加快速度、違章操縱,忽視安全。
必須處處留意安全,在任何地方都要留意安全。
17、動火作業六大禁令
動火證未經批準,禁止動火;
不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禁止動火;
不清洗、置換不合格,禁止動火;
不清除周圍易燃物,禁止動火;
不按時做動火分析,禁止動火;
沒有消防措施,禁止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