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4月14日,大秦鐵路天津薊州段(大同至秦皇島方向),2輛重載運煤列車在鐵路橋上發生事故,造成部分車廂脫軌。事故發生后,相關部門迅速趕赴現場指導處置。當此全國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之際,該事故重重地敲響了警鐘: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安全生產的意識和把控片刻也不能疏忽。
當前,我國安全生產仍處于爬坡過坎的艱難階段,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今年以來,受世紀疫情和復雜外部環境沖擊等因素影響,交通、建筑、煤礦等方面安全事故多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各方面一定要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在全國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專項大檢查,全面排查整治風險隱患,最大限度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這次事故又一次表明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的必要性、緊迫性。
安全生產是不能突破的底線。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安全感的期待日益強烈。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的平穩發展,絲毫不能放松。
安全生產的一個關鍵在于織密責任之網、及時排除隱患。現代生產體系精密且復雜,任何環節上的一點小紕漏都可能導致系統性問題,正所謂“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因此,一定要認識到“隱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處理”。近日,國務院安委會制定了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條措施,部署發動各方面力量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工作。各部門要以此為契機,認真細致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將隱患消除于未然。
同時,也要避免“生產不安全、安全不生產”的極端思維、懶政做派。各級監管部門要提高監管執法的精準性、有效性,處理好“紅燈”“綠燈”和“黃燈”之間的關系,使各項工作協調有序推進,引導形成良好的市場預期,決不能動輒一個區域、一個領域停產等“簡單化”“一刀切”,決不能只亮“紅燈”不給“綠燈”,真正實現“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