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4月18日至19日,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成立檢查組,通過線上抽查的形式,先后對河源市兩家鋼鐵企業和肇慶市兩家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進行安全檢查。檢查發現,一些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本行業發生的事故不清不楚,一些企業負責人對于企業存在的問題束手無策,個別安全監管人員開展檢查時仍停留在表面。
一問三不知
在4月18日對河源市和平縣粵深鋼實業有限公司的檢查中,檢查組發現該公司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電爐工操作規范、責任落實等情況一問三不知。
檢查組指出,這反映出有的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就是為了應付安全生產檢查,沒有把懂專業、能力強的人安排到這個崗位上,把安全崗變成“安置崗”“照顧崗”;同時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不注重學習,沒有話語權,工作熱情不高,對企業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檢查組指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和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力量。“你們是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要實實在在幫企業干點實事!”檢查組人員指出,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硬件只是一方面,更關鍵的是人,特別是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企業要把年富力強、有責任心的人安排到這個崗位上,努力打通風險防范措施落實的“最后一米”。
有觸動無行動
4月3日,位于清遠市的廣東精美特種型材有限公司熔鑄車間9號深井發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人受傷。經初步調查發現,現場工人違反操作規程,現場監護人員擅自脫崗。
“企業原計劃4月6日復產,‘4·3’事故發生后,我們臨時調整了復產日期,組織開展安全檢查,并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后才復產。
”廣東中亞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提到的這一情況,得到檢查組肯定。這顯示出,“4·3”事故后,廣東省開展的事故警示教育對企業是有觸動的。
但看到問題,更要解決問題。在廣東惠東縣華業鑄造廠“2·18”爆炸事故和廣東精美特種型材有限公司“4·3”爆炸事故中,涉事的兩家企業均實行兩班倒、每班12小時連續工作的模式。
檢查組檢查時發現,廣東中亞鋁業有限公司也在采用此種工作模式。“如果有員工脫崗,你知道嗎?有什么辦法解決這一問題?”面對檢查組提問,幾家被檢查的企業負責人面露難色,作出“制定了制度”“提出了要求”等回答。
對如何落實,如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卻講不出具體措施。“一旦需要增加投入、增加成本,就開始含糊其詞。‘沒辦法’是假,‘怕花錢’才是真。”
檢查組人員表示,企業必須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不僅要看到問題,還要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投入,通過各類技防物防人防手段,把安全風險管控住。
檢查組還發現,部分安全監管人員對當前安全生產形勢毫無緊迫感,缺乏針對性、有實效的檢查,依舊按照過去的老套路老方法,指出不痛不癢的小問題便交差了事。
這也反映出部分地方安全監管人員的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在滋生蔓延。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上一篇: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