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鋼鐵廠安全方面有幾個“大老虎”,咱們按厲害級別挨個進行盤點。
第一個“大老虎”就是煤氣。
鋼鐵企業近年來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幾乎都是因為煤氣,轉爐毒氣最厲害,高爐煤氣次之,小量的吸入,都足以至人死命,相對來說,焦爐煤氣使用相對安全。
我對煤氣事故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基本有同樣的規律,就是檢修工序與生產工序交叉時,煤氣系統沒有采取可靠切斷,有的是采用水封,切記“可靠切斷”的概念,是隔離斷開,或加可靠盲板。你覺得安排地夠細了吧,還不行,一定在可靠上做好工作。有一次煤氣系統檢修,我安排采用鋼板做盲板進行密封,由于維修工找不到幅面足夠大的鋼板,就改了一個石棉板,也沒有告訴我,孰不知,高強度石棉板在煤氣含水的浸泡之下,失去了強度,漏了煤氣,熱風爐點火時,由于漏煤氣產生爆震,慶幸沒有傷人。
煤氣的第二個危害就是無組織泄漏,造成的原因有以下:煤氣溫度波動大(高爐異常爐況時最容易發生),或煤氣疏水器疏于管理,煤氣管道年久失修,腐蝕嚴重、煤氣閥門(多為波紋)損壞等。從發生的季節上容易在冬季,特別是在檢修作業恢復時最容易發生泄漏事故。從2010年開始,河北省要求煤氣區域安裝大量的煤氣報警器,確實有很大好處的,河北省鋼鐵企業煤氣事故明顯下降。
大于100毫米的煤氣系統主管道發生著火,并不可怕,這時不要采用滅火措施,要通過稀釋自行滅火。煤氣著火只要正壓,危害并不大,但要在這時大量泄漏時滅火,危害就大了。
在切引煤氣過程中發生傷害。在切氣時,首先對要切除的系統與主管道聯接的閥門有清楚的了解,好不好用?是什么類型的閥門?盲板閥前面的蝶閥是否可以關嚴?如何通過放散檢驗上游蝶閥的密閉程度?如果在翻閥過程中發生不可控事件,是否有預案,快速從上游切斷煤氣來源,防止無組織泄漏。這些都要考慮好,安排好,才可實施切氣作業。
所有爐窯及點火爐關于引氣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就是先把爐窯內進行空氣吹掃,測煤氣含量,用點火槍點火,小送煤氣。發生滅火后,重新吹掃,測爐窯內煤氣含量,達到安全范圍方可重新點火。爐窯發生點火爆炸都是違反程序進行的。
第二個“大老虎”是高溫鐵水或鋼水失控。
這種事故發生也容易發生惡性事故,血肉之軀怎么能與1500度-1680度的鐵水和鋼水接觸呢?這種高溫液體直接發生傾倒危害巨大,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高溫液體直接傷人的事故。比如:2007年的遼寧清河特鋼特大事故,由于起重機不是冶金吊,發生故障后造成鋼包墜落傾翻事故,造成32人死亡。通過此事故,引發鋼鐵企業冶金吊規范治理和鋼鐵廠值班室及會議室的位置設計的治理。
南鋼2011年10月5日發生高爐鐵水外流事故,是在高爐放殘鐵過程中發生的失控溢流,高爐侵蝕嚴重,但預案不足,特別在鐵水外流時,無經驗的現場人員采用打水方式,產生爆炸,當場造成正在施工的12人死亡。這個事故的教訓是,高溫液體外流最怕遇到水,特別怕高溫液體把水壓到下面,如果不打水,會有損失,但不至于傷那么多人員。切記,高溫液體下面不要有水,有水后高溫液體相當于“炸藥”,威力很大。這也是高爐爐基下治理積水的主要原因,高爐側壁燒穿、主溝漏鐵在很多廠家發生過,如果能盡最大可能減少積水,爐臺下保持干燥,水管布局合理,事故級別會大大降低。
高溫鋼液發生爆炸還有一種情況是,含水的物料進入高溫液體,體積瞬間產生膨脹,其實就是爆炸事故。煉鋼轉爐大量吃廢鋼,有時廢鋼檢驗困難,出現密閉容器或含水物料等,都容易發生難以防范的爆炸事故。
第三個“大老虎”是介質混用,無可靠隔離措施。
鋼鐵企業有多種不同的氣體介質,各有不同的用處,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便利性,崗位人員就把不同介質聯接起來,以方便使用,但問題就來了,不同介質的安全標準和規范是不一樣的。鋼鐵企業中最常見的氣體介質串接事故是氮氣和壓縮空氣,從季節特點上看,也是容易發生在冬季,很多沒有采用集中供壓縮空氣的企業,在冬季,壓縮空氣由于含水沒有氮氣好用,容易上凍,所以崗位就把串接閥門打開,采用氮氣。大家知道很多環境除塵箱體的反吹一般都采用壓縮空氣的,如果你改了氮氣,人進入其中檢修作業,必須按受限空氣進行氣體成分測量,含氧低于18%禁止進入。近兩年全國發生人進入除塵箱體氮氣窒息為數不少。這種情況必須保證氣體介質的獨立性,需要串接使用,必須明確用戶,出臺相應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個“大老虎”就是“不確認”。
鋼鐵企業是多工序聯合作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正常時還不要緊,出現故障或檢修時,必須全方位確認,從動力、介質、機械原理方面都要防止能量的失控。既然有聯系,必須可靠切離,方可處理。鋼鐵廠還有一種確認失效,就是口頭傳達,由于人有習慣動作和思維,簡單重復勞動形成下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口頭傳達失效就非常普遍。這種情況怎么辦?我提出“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到自己手中”。必須通過可靠隔離來執行口頭確認。舉個例子,一個廠高爐爐前工通過沖渣工停水進沖渣溝內維護,結果在爐前工進入沖渣溝作業的檢修,過了一會兒,受重復作業習慣影響,沖渣工忘了有人作業,習慣性把水泵啟動了,這一動作不要緊,結果把人沖入渣池死亡。大家想一下這種情況怎么杜絕?事事上的“不確認”造成了這起事故的發生。鋼鐵聯合企業這類事故屢見不鮮,因為不認真落實標準化確認,想當然搞確認,發生事故級別也會很高,再加這類事件出現的頻率非常高,所以我把這類問題定了第四“大老虎”。
鋼鐵企業工序復雜,在高溫和爆炸發生后,還會引發二次事故,所以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首先樹立防事故的思想,居安思危,防火于未燃,這才是一個優秀企業管理者應具備的素質。三國時期,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斗爭堪稱顛峰對決,但司馬懿事事小心,謹慎應對,最后取得勝利。在管理中多考慮問題,多出對策,每天琢磨如何防止事故,一切的管理應該以保證生產安全為起始。
上一篇:注冊安全工程師準考證打印大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