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玩火”必自焚!7起火災事故,警示我們疏忽大意必釀惡果!近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布了2022年1至9月份全國火災形勢報告。數據更能揭示真相,今年以來,全國火災形勢整體趨于平穩。火災有哪些特點,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跟著中科建安教育小編一起來看一下!
一、全國共接報火災63.68萬起
▲數據來源:中國消防
今年1至9月,全國共接報火災63.68萬起,死亡1441人,受傷1640人,直接財產損失5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火災起數和損失分別上升8.19%和2.72%、傷人數下降9.64%、亡人數同比持平,火災形勢總體平穩。
二、居住場所火災多發
▲數據來源:中國消防
從起火場所看,居住場所發生火災22.38萬起、亡1061人,分別占火災總數和亡人總數的35.15%、73.63%;其中,較大火災45起,占全部較大火災起數的56.25%。居住場所火災多發,特別是亡人占比較大。
三、夜間亡人占比較大
▲數據來源:中國消防
從起火時段看,10時至22時共45.58萬起,占總數的71.6%,與此時段生產活動較為集中有關;其中,18時至20時為火災高發時段,共8.52萬起,占火災總數的13.4%。22時至次日8時共死亡760人,占總數的52.7%,多與夜間火災發現晚、撲救逃生遲緩有關;其中,0-2時為亡人火災高發時段,共死亡183人,占亡人總數的12.7%。
四、電氣火災數量仍高居榜首
▲數據來源:中國消防
從已查明的火災原因看,發生電氣火災19.81萬起,占火災總數的31.1%,占比最高。
火災的發生是因為有燃燒,而燃燒離不開可燃物、火源和助燃物,在通常情況下,助燃物是氧氣,是無所不在的。以下幾種常見的火源產生情況,要尤其注意控制!
1、明火。如明火照明、取暖、燃燒廢棄物,未熄滅的香煙頭,焊割作業等。
2、物體撞擊或摩擦。如金屬物體的碰撞或摩擦,運輸膠帶在非正常狀況下長時間運轉摩擦等。
3、熾熱物體。如焊割的飛濺物,軋鋼與鍛造的碎渣,爆破的碎片等。
4、電火花。如短路、靜電產生的火花等。
5、化學反應熱。
6、雷電火花。
■ 易燃物和可燃物要有專門的貯備倉庫。倉庫的建設和管理要嚴格按照消防法規進行。
■ 易產生火源的作業場所周圍嚴禁堆放易燃和可燃物品,而且在作業前必須清理干凈。必須在工作場所放置易燃物和可燃物時,應采用耐火或阻火設備進行隔離。
■ 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定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讓員工懂得滅火疏散和逃生自救基本技能。
■ 加強作業現場監督管理力度,嚴禁不安全用火、用電行為,對使用可燃或易燃物制定嚴格的操作規范。
■ 在可能發生火災的作業點設置火災監測器,在可燃或易燃物旁設置“禁止火源”等警告標志。
■ 節假日期間要留足值班人員,加強防火巡查。
■ 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備適用的消防器材,并要經常檢查器材的性能完好程度。消火栓要保持完好狀態,而且要確保水源和水壓。
■ 嚴禁損壞、挪用、埋壓、圈占、遮擋消防設施和器材。
■ 應提前制定好火災應急預案。發生火災事故,立即撥打火警電話,組織員工盡快疏散。
發生火災時一定要保持鎮靜,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處置火情。
內容來源: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廣東應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