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夠大到員工可以進入從事指定的工作;
2、進入和撤離受到限制, 不能自如進出;
3、并非設計用來給員工長時間在內工作。
1、內部存在或可能出現有毒有害氣體和可燃氣體;
2、內部存在或可能出現能掩埋進入者的物料;
3、受限空間的內部結構可能將進入者困在其中;
4、存在任何其他已識別的嚴重安全或健康危害如缺氧、觸電、高處墜落等。
【主要負責人職責】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應加強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職責: ①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者、監護者職責; ②組織制定專項作業方案、安全作業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③保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風、檢測、防護、照明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④督促、檢查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各項安全要求; ⑤提供應急救援保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⑥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作業審批】凡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施工、檢修、清理作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應實施作業審批,未經作業負責人審批,任何人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危害告知】生產經營單位應在有限空間進入點附近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標識,并告知作業者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經許可人員進入作業現場。
【現場監督管理】有限空間作業現場應明確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不得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作業。
1. 作業負責人職責:應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授權批準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終止作業。
2.作業者職責: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
3.監護者職責: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
【承包管理】生產經營單位委托承包單位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應嚴格承包管理,規范承包行為,不得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單位和個人。 生產經營單位將有限空間作業發包時,應當與承包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存在多個承包單位時,生產經營單位應對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統一協調、管理。 承包單位應嚴格遵守安全協議,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臨時作業】生產經營單位在有限空間實施臨時作業時,應嚴格遵照本規范要求。如缺乏必備的檢測、防護條件,不得自行組織施工作業,應與有關部門聯系求助配合或采用委托形式進行。
【培訓】生產經營單位應對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員、作業者和監護者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的要求;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檢測儀器,個人防護用品等設備的正確使用;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應急救援預案等。同時,培訓應有記錄,培訓結束后,應記載培訓的內容、日期等有關情況。生產經營單位沒有條件開展培訓的,應委托具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工作。
【應急救援】生產經營單位應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預案,明確救援人員及職責,落實救援設備器材,掌握事故處置程序,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練,并不斷進行修改完善。
有限空間發生事故時,監護者應及時報警,救援人員應做好自身防護,配備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嚴禁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
【事故報告】有限空間發生事故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向所在區縣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相關行業監管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