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一:海因里希法則
傷亡、輕傷、不安全行為的比例為1:29:300

釋義:每發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產生人員傷害,29件造成人員輕傷,1件導致重傷或死亡。
※意外事件(事故總數)=傷亡+輕傷+不安全行為
※不安全行為=無傷害事件
※傷亡=重傷+死亡
公式二:風險
在安全生產管理中,風險用生產系統中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嚴重性的結合給出,即
R= F×C
R -- 風險
F --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概率)
C -- 發生事故的嚴重性(損失量)
公式三:事故統計指標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數÷從業人員數)×103
千人重傷率=(重傷人數÷從業人員數)×103
百萬工時死亡率=(死亡人數÷實際總工時)×106
百萬噸死亡率=(死亡人數÷實際產量t)×106
重大事故率=(重大事故起數÷事故總起數)×100%
萬車死亡率=(機動車造成的死亡人數÷機動車數)×104
十萬人死亡率=(死亡人數÷地區總人口)×105
公式四:危險源辨識
1、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內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為單一品種時,該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即為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總量,若等于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
2、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內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為多品種時,按下式計算,若滿足下式,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S = q1 / Q1+ q2 / Q2 +… … + qn/ Qn≥ 1
式中:
S--辨識指標
q1,q2 … qn -- 每種危險化學品的實際存在量(t)
Q1,Q2 … Qn -- 與每種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臨界量(t)
公式五:危險源分級
分級指標公式:
R= α(β1q1/Q1 +β2q2/Q2 + … + βnqn/Qn)
α -- 該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廠區外暴露人員的校正系數;
β -- 與每種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校正系數;
重大危險源級別和R值的對應關系,如下表所示:

公式六:事故經濟損失

事故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間接經濟損失
公式七:工作損失價值
VW=DLM/(SD) 式中
VW -- 工作損失價值,萬元;
DL -- 一起事故的總損失工作日數,死亡一名職工按 6000 個工作日計算,受傷職工視傷害情況按《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的附表確定,日;
M -- 企業上年稅利,萬元;
S -- 企業上年平均職工人數,人;
D -- 企業上年法定工作日數,日。
公式八:人機可靠度計算
(1)人機系統組成的串聯系統的可靠度可按下式計算:
人機串聯系統可靠度:Rs=RH*RM 式中
Rs -- 人機系統可靠度;
RH -- 人的操作可靠度;
RM -- 機器設備可靠度。
(2)發生異常情況切斷電源的可靠度計算
兩人監控的人機系統的可靠度計算如下(R1、R2是人的可靠度):
正常情況(串聯):操作者不切斷電源的可靠度RHc=R1*R2
異常情況(并聯):操作者切斷電源的可靠度RHb=1-(1-R1)(1-R2)
人機系統可靠度
正常情況下:R"sr= RHc*RM= R1*R2* RM
異常情況下:R′sr= RHb*RM=1-(1-R1)(1-R2) *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