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征與分類、分級
(1)貨運場站的特征
1)以公路運輸為主要手段,可提供集疏運、倉儲、信息等服務;
2)具有一定規模和數量的裝卸作業場所和倉儲或信息服務的設施和設備;
3)具有一定規模的停車場所。
(2)貨運場站的分類
以貨運場站承擔的主要業務功能作為分類依據,將貨運場站分為綜合型貨運場站、運輸型貨運場站、倉儲型貨運場站和信息型貨運場站四類。
1)綜合型貨運場站。
綜合型貨運場站主要業務功能應體現運輸和倉儲等物流多環節服務的功能,同時符合以下要求:
①從事物流多環節服務業務,可以為客戶提供運輸、貨運代理、倉儲、配送、流通加工、包裝、信息等多種服務,且具備一定規模;
②按照業務要求,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裝卸設備、倉儲設施及設備;
③配置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建立完備的客戶服務體系,能及時、有效地提供服務;
④具備網絡化信息服務功能,應用信息系統可對服務全過程進行狀態查詢和監控。
2)運輸型貨運場站。
運輸型貨運場站主要業務功能應體現以運輸服務為主的中轉服務功能,同時符合以下要求:
①以從事道路貨物運輸業務為主,包括公路干線運輸和城市配送,并具備一定規模;
②可以提供門到站、站到門、站到站的運輸服務;
③具有一定數量的裝卸設備和一定規模的場站設施。
3)倉儲型貨運場站。
倉儲型貨運場站主要業務功能應體現以道路運輸為主的倉儲服務功能,同時符合以下要求:
①以從事貨物倉儲業務為主,可以為客戶提供貨物儲存、保管等服務,并具備一定規模;
②具有一定規模和數量的倉儲設施及設備。
4)信息型貨運場站。
信息型貨運場站主要業務功能應體現以道路運輸為主的信息服務各功能,同時符合以下要求:
①以從事貨物信息服務業務為主,可以為客戶提供貨源信息、車輛運力信息、貨流信息及配載信息等服務,并具備一定規模;
②具有網絡化的信息平臺,或為客戶提供虛擬交易的信息平臺;
③具有必要的貨運信息交易場所和一定規模的停車場所;
④具備網絡化信息服務功能,應用信息系統可對交易過程進行狀態查詢、監控。
(3)貨運場站的分級
以占地面積和處理能力(日均交易次數)作為站級劃分的主要依據。
3.貨運場站的設施設備
貨運場站的設施設備主要包括生產設施設備和安全設施設備。
生產設施設備是貨運場站生產經營和貨物裝卸、儲存等作業活動的物質保障,為貨運場站的生產經營提供必要的設施場地和機械工具等。
安全設施設備是貨運場站生產經營的安全保障,為作業人員和車輛、貨物及其他設備實施提供有效的安全防護,可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1)貨運場站主要設施
1)貨運場站生產設施。
①業務辦公設施。
有國際運輸業務的貨運場站,可設置含有海關、檢疫、商檢、商務等部門的國際聯運代理業務辦公室。
②庫(棚)設施。
·每平方米倉門數量不應少于 6 扇, 倉門設置方式根據倉庫處理能力大小而定, 處理能力較大倉庫的進、 出倉可雙向設置或分開設置, 倉門寬度不小于 3m。
·高架庫房宜采用載重不大于 0.5t 的貨格,單幢庫房內貨格數量宜在 3000-7000 個之間,貨架層數不宜超過 6 層。
③中轉庫。
④倉儲庫。
·多層倉儲庫的樓梯及貨梯的位置應處于中央部位, 儲存貨物出入庫的水平運輸距離應不大于 30m; 一幢倉儲庫設置兩臺貨梯時, 應集中布置:貨梯多于兩臺時應分兩處設置;多層倉儲庫除設主樓梯外, 還應設置疏散樓梯。
⑤零擔庫和集裝箱拆裝箱庫。
⑥信息交易中心。
⑦場地設施。
集裝箱堆場、貨場、裝卸(作業)場和停車場
⑧道路設施。
道路設施包括鐵路專用線和站內道路。
2)貨運場站生產輔助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
用于貨運場站的生產輔助和生活服務設施應按需設置。
①生產輔助設施。
貨運場站的生產輔助設施主要包括維修設施、動力設施、供水供熱設施等。
②生活服務設施。
貨運場站的生活服務設施主要包括浴室、衛生間、食宿設施和其他服務設施。
(2)貨運場站主要設備
1)貨運場站主要生產設備。
貨運場站主要生產設備包括運輸車輛、裝卸機械、計量設備、管理系統、維修設備、安檢設備、消防設備等。
2)裝卸特種設備及裝卸輔助裝備。
①裝卸特種設備。
裝卸搬運設備,是指用來搬運、升降、裝卸和短距離輸送物料或貨物的機械設備,裝卸搬運機械是實現裝卸搬運作業機械化的基礎。
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用于貨運場站裝卸的特種設備起重機械主要有叉車、巷道堆垛機、集裝箱龍門吊、集裝箱正面吊。
②裝卸輔助設備。
用于貨運場站裝卸機械的輔助設備有帶式輸送機和監控、傳送、分揀設備。
b.監控、傳送、分揀設備。
a)人工分揀。
b)機械分揀。
c)自動分揀。
4.貨運場站主要功能
(1)運輸組織功能。
(2)中轉和裝卸儲運功能。
(3)聯運和中介代理功能。
(4)綜合物流服務功能。
(5)通信信息功能。
(6)輔助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