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6: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從能量意外釋放理論出發,預防傷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防止人體與過量的能量或危險物質接觸。在工業生產中經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 11 種: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如:用壓縮空氣動力代替電力,用水力采煤代替火藥爆破等。
(2)限制能量
即限制能量的大小和速度,規定安全極限量,在生產工藝中盡量采用低能量的工藝或設備。
如:利用低電壓設備防止電擊,限制設備運轉速度以防止機械傷害,限制露天爆破裝藥量以防止個別飛石傷人等。
(3)防止能量蓄積
及時泄放多余能量,防止能量蓄積。如:應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性氣體濃度,通過接地消除靜電蓄積,利用避雷針放電保護重要設施等。
(4)控制能量釋放
如:建立水閘墻防止高勢能地下水突然涌出。
(5)延緩釋放能量
緩慢地釋放能量。如:采用安全閥、逸出閥控制高壓氣體;采用全面崩落法管理煤巷頂板,控制地壓;用各種減振裝置吸收沖擊能量。
(6)開辟釋放能量的渠道
如: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觸電,在礦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抽放煤體內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積爆炸等。
(7)設置屏蔽設施
屏蔽設施是一些防止人員與能量接觸的物理實體,即狹義的屏蔽。屏蔽設施可以被設置的能源上,如安裝在機械轉動部分外面的防護罩;設置在人員與能量之間的安全圍欄;設置在人員身上的人員佩戴的個體防護用品。
(8)在人、物與能源之間設置屏障,在時間或空間上把能量與人隔離。
例如,吊車與化工裝置之間設置屏蔽設施;人與能量之間設置屏蔽設施,如防火門、防火密閉等。
(9)提高防護標準
如:采用雙重絕緣工具防止高壓電能觸電事故,對瓦斯連續監測和遙控遙測以及增強對傷害的抵抗能力,用耐高溫、耐高寒、高強度材料制作個體防護用具等。
(10)改變工藝流程
如:改變不安全流程為安全流程,用無毒少毒物質代替劇毒有害物質等。
(11)修復或急救
治療、矯正以減輕傷害程度或恢復原有功能;做好緊急救護,進行自救教育;限制災害范圍,防止事態擴大等。
通過對《安全生產管理》中能量意外釋放理論的深入探討,我們希望能為考生們打開一扇理解事故預防與控制的新窗口。中科建安始終陪伴在每位考生的備考之路上,以“考前狂背50點”為指引,助力大家把握考試脈搏,合理備考。愿這份資料能成為你們沖刺路上的得力助手,幫助你們在中級注安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