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31: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
1.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并按照下列要求進行事 故應急預案演練:
(1)對重大危險源專項應急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2)對重大危險源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
應急預案演練截止后,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應急預 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并及時修訂完善。
2.危險化學品單位新建、改建和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應當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 完成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安全評估和分級、登記建檔工作,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
部門備案。 縣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行使重大危險源備案和核銷職責。 危險化學品單位在完成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或者安全評價報告后 15 日內,應當填 寫重大危險源備案申請表,連同重大危險源檔案材料,報送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 督管理部門備案。
記憶方法:通過多次閱讀、背誦來加深記憶。
考點 32: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標準
生產單元: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加工及使用等的裝置及設施,當裝置及設施之間有切斷 閥時,以切斷閥作為分隔界限劃分為獨立的單元。
儲存單元:用于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儲罐或倉庫組成的相對獨立的區域,儲罐區以罐區防 火堤為界限劃分為獨立的單元,倉庫以獨立庫房(獨立建筑物)為界限劃分為獨立的單元。 根據危險化學品種類的多少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內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為單一品種時,該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即 為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總量(q),若等于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Q),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2)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內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為多品種時,按下式計算,若滿足下式, 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S—辨識指標; q1q2 ···qn—每種危險化學品的實際存在量,單位為噸(t); Q1Q2 ···Qn—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臨界量,單位為噸(t)。 危險化學品儲罐以及其他容器、設備或倉儲區的危險化學品的實際存在量按設計最大量確定。
記憶方法:會代入計算即可,考試會給出公式及公式中所有的值。
考點 33:重大危險源的評價及分級方法
重大危險源的分級指標按照下式計算:
α—該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廠區外暴露人員的校正系數;
β1β2 ···βn—與每種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校正系數;
q1q2 ···qn—每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量,單位為噸(t);15
Q1Q2 ···Qn—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臨界量,單位為噸(t)。
根據計算出來的 R 值,確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級別。
重大危險源級別和 R 值的對應關系
重大危險源級別 | R值 |
一級重大危險源 | R≥ 100 |
二級重大危險源 | 100 > R ≥ 50 |
三級重大危險源 | 50 > R≥ 10 |
四級重大危險源 | R< 10 |
記憶方法:級別:一二三四。R 值:151。口訣記憶,重復記憶,通過多次閱讀、背誦來加深記憶。
第八節 特種設備設施安全
考點 34:特種設備的定義與分類
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 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其他特種設備。
記憶方法:定義:重(胖)游客專用電壓力鍋;
考點 35: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使用登記證。
(2)《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 。
(3)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原始)
(4)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
(5)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6)特種設備及其附屬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記錄。
(7)特種設備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校驗檢修、更換記錄和有關報告。
(8)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記憶方法:通過多次閱讀、背誦來加深記憶。
考點 36: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
1.鍋爐、氣瓶、氧艙、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設計文件,應當經負責特種設備安全 監督管理的部門核準的檢驗機構鑒定,方可用于制造。(“運”輸“大”“鍋”和“氧”“氣 瓶”)
2.電梯的安裝、改造、修理,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
3.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在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內,向負責特種
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辦理使用登記,取得使用登記證書。登記
標志應當置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可以委托其下一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辦理使用登記)
4.使用登記應當結合檢驗合格標記,證明該設備能夠合法使用。
5.特種設備屬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業服務單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種設備, 受托人履行《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義務,承擔相應責任。共有人未 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實際管理人履行管理義務,承擔相應責任。
6.特種設備在出租期間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義務由特種設備出租單位承擔,法律另有 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7.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 對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負責,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 人員;其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情況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 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口訣:電客大專)
記憶方法:通過多次閱讀、背誦來加深記憶。
第九節 安全技術措施
考點 37:安全技術措施的類別
(一)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
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是指為了防止事故發生,采取的約束、限制能量或危險物 質,防止其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能量意外釋放前)
類別 | 內容 |
消除危險源 | 選擇合適的工藝技術、設備設施,合理的結構形式,選擇無害、無毒或不能致人傷害的物料來徹底消除某種危險源。如:用壓縮空氣 動力代替電力。 |
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 | 減少能量或危險物質的量,防止能量蓄積,安全地釋放能量等。如:靜電釋放器、排煙風機。 |
隔離 | 采取隔離技術,既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擴大, 減少事故的損失。如:防護罩、圍欄。 |
故障-安全設計 | 在系統、設備設施的一部分發生故障或破壞的情況下,在一定時間內也能保證安全。如:緊急停車系統。 |
減少故障和失誤 | 通過增加安全系數、增加可靠性或設置安全監控系統等減輕物的不 安全狀態,減少物的故障或事故的發生。如:監控報警器。 |
(二)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
防止意外釋放的能量引起人的傷害或物的損壞,或減輕其對人的傷害或對物的破壞的技術措施稱為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能量意外釋放后)
類別 | 內容 |
隔離 | 把被保護對象與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等隔開,分為隔開、封 閉和緩沖等。如:防爆門、防火門、安全距離。 |
設置薄弱環節 | 利用事先設計好的薄弱環節,使事故按照人們的意圖釋放。如:鍋爐上的易熔塞、電路中的熔斷器。 |
個體防護 | 個體防護是把人體與意外釋放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離開,是一種不得已的隔離措施,卻是保護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如:安全帽、 防護服。 |
避難與救援
| 設置避難場所、事先選擇撤退路線、組織有效的應急救援力量。
|
記憶方法:防止事故發生:消限隔故減;減少事故損失:隔薄呼救。口訣記憶,重復記憶,通過多次閱讀、背誦來加深記憶。
考點 38: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項目范圍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項目范圍包括改善勞動條件、防止事故、預防職業病、提高職工安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的項目范圍 | 內容 |
安全技術措施 | 防止工傷事故和減少事故損失為目的的一切技術措施。如安全防護裝置、保險裝置、信號裝置和防火防爆裝置等。 |
衛生技術措施 | 改善對職工身體健康有害的生產環境條件、防止職業中毒與職業病的技術措施。如防塵、防毒、防噪聲與振動、通風、降溫、防寒、防輻射等裝置或設施。 |
輔助措施 | 保證工業衛生方面所必需的房屋及一切衛生性保障措施。如塵毒作業人員的淋浴室、更衣室或存衣箱、消毒室、婦女衛生室、急救室等。 |
安全宣傳教育措施 | 提高作業人員安全素質的有關宣傳教育設備、儀器、教材和場所等,如教育室、教材、掛圖、宣傳畫、安全衛生展覽等。 |
全素質等技術措施,大體可分以下 4 類。
記憶方法:安全、衛生、輔助、教育,必須會區分。
考點 39: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編制內容
每一項安全技術措施計劃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措施應用的單位或工作場所。(在哪用)
(2)措施名稱。(啥玩意)
(3)措施目的和內容。(干嘛的)
(4)經費預算及來源。(錢)
(5)實施部門和負責人。(人)
(6)開工日期和竣工日期。(時間)
(7)措施預期效果及檢查驗收。(效果與驗收)
對有些單項投入費用較大的安全技術措施,還應進行可行性論證,從技術的先進性、可靠性,以及經濟性方面進行比較,編制單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報上級主管或邀請專家進行評審。
記憶方法:根據考點特點記憶,多多重復。
考點 40: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編制方法
1.確定編制時間
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一般應與同年度的生產、技術、財務、供銷等計劃同時編制。18
2.布置
企業領導應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向下屬單位或職能部門提出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具體要求,并就有關工作進行布置。
3.確定計劃項目和內容
下屬單位確定本單位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項目和內容,報上級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審查、 平衡、總結后確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項目,并報相關領導審批。
4.編制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項目經審批后,由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和下屬單位組織相關人員,編制具體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方案,經討論后,送上級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審查。
5.審批
上級安全、技術、計劃部門聯合會審后,報單位有關領導審批。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一般由生產經營單位主管生產的領導或總工程師審批。
6.下達
單位主要負責人根據審批意見,召集有關部門和下屬單位負責人審查、核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審查、核定安全技術通過后,與生產計劃同時下達到有關部門貫徹執行。
7.實施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落實到各執行部門后,各執行部門應按要求實施計劃。
8.監督檢查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下屬單位后,上級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應定期進行檢查。
記憶方法:根據考點特點記憶,多多重復。
2024年中級注安考試科目知識點眾多,掌握了章節要點31至40,考生將能夠更有效地管理生產過程,提高團隊協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并創造一個積極的工作環境。這些管理技能的運用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還能增強員工的滿意度和參與度,從而推動整個組織的成功。
免責聲明:文章中圖像或者字體使用,僅為保持試題或者內容完整性,可讀性,如有不當,可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