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架空線路的鋪設,在確定間距的時候必須考慮氣溫、風力、覆冰及環境條件的影響。下列對架空線路間距的要求正確的是()。
A.架空線路不能跨越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廠房
B.架空線路與公園樹木的距離不得大于 3m
C.架空線路不能跨越可燃材料屋頂的建筑物
D.架空線路斷線接地時應防止造成間接接觸電擊
答案:C
解析:
A 項錯誤:架空線路應與有爆炸危險的廠房和有火災危險的廠房保持必需的防火間距。
B 項錯誤:架空線路與綠化區或公園樹木的距離不得小于 3m。
C 項正確:架空線路應避免跨越建筑物,架空線路不應跨越可燃材料屋頂的建筑物。架空線路必須跨越建筑物時,應與有關部門協商并取得該部門的同意。
D 項錯誤:架空線路斷線接地時,為了防止跨步電壓傷人,在離接地點 4~8m 范圍內,不能隨意進入。
綜上所述,本題選擇 C
7.選擇安全防護裝置的形式應考慮所涉及的機械危險和其他非機械危險,根據運動件的性質和人員進入危險區的需要來決定。機械正常運轉時需要多次進入危險區的場合,可考慮采用()。
A.手動控制模式
B.固定式防護裝置
C.自動關閉防護裝置
D.止一動操縱裝置
答案:C
解析:A 項錯誤:安全防護裝置的選擇原則
(1)機械正常運行期間操作者不需要進入危險區的場合,優先考慮選用固定式防護裝置,包括進料、取料裝置,輔助工作臺;適當高度的柵欄,通道防護裝置等。
(2)機械正常運轉時需要進入危險區的場合,當需要進入危險區的次數較多,需經常開啟固定防護裝置會帶來作業不便時,可考慮采用聯鎖裝置、自動停機裝置、可調防護裝置、自動關閉防護裝置、雙手操縱裝置、可控防護裝置等。
(3)對非運行狀態的其他作業期間(如機器的設定、示教、過程轉換、查找故障、清理或維修等)需進入危險區的場合,需要移開或拆除防護裝置,或人為抑制安全裝置功能時,可采用手動控制模式、止一動操縱裝置或雙手操縱裝置、點動一有限的運動操縱裝置等。
B 項錯誤:詳見項解析 A
C 項正確:詳見項解析 A
D 項錯誤:詳見項解析 A
綜上所述,本題選擇 C
8.接閃器是防雷裝置的組成部分,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和避雷帶都可作為接閃器。下列關于接閃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利用非金屬的建筑物屋面作接閃器
B.接閃器裝設在煙囪上方時應當加大尺寸
C.避雷線可以使用熱鍍銅鋼絞線
D.滾球法用于計算電力裝置的保護范圍
答案:B
解析:A 項錯誤:建筑物的金屬屋面可作為第一類工業建筑物以外其他各類建筑物的接閃器。
B 項正確:接閃器裝設在煙囪上方時應當加大尺寸
C 項錯誤:避雷線一般采用截面不小于 50mm2 的熱鍍鋅鋼絞線或銅絞線。
D 項錯誤:滾球法用于計算建筑物的保護范圍。折現法用于計算電力裝置的保護范圍。
綜上所述,本題選擇 B
9.選擇安全防護裝置的形式應考慮所涉及的機械危險和其他非機械危險,根據運動件的性質和人員進入危險區的需要來決定。對非運行狀態的其他作業期間需進入危險區的場合,需要移開或拆除防護裝置,或人為抑制安全裝置功能時,可采用()。
A.可調防護裝置
B.手動控制模式
C.固定式防護裝置
D.自動停機裝置
答案:B
解析:對非運行狀態的其他作業期間(如機器的設定、示教、過程轉換、查找故障、清理或維修等)需進入危險區的場合,需要移開或拆除防護裝置,或人為抑制安全裝置功能時,可采用手動控制模式、止一動操縱裝置或雙手操縱裝置、點動一有限的運動操縱裝置等。綜上所述,本題選擇 B
10.安全色是被賦予安全意義具有特殊屬性的顏色,包括紅、藍、黃、綠四種。下列關于安全色的用途中,可以使用黃色與黑色相間隔的條紋的是()。
A.液化石油氣汽車槽車的條紋
B.剪板機的壓緊裝置
C.交通上的指示性導向標
D.交通運輸等方面所使用的防護欄桿及隔離墩
答案:B
解析:A 項錯誤:紅色與白色相間隔的條紋。比單獨使用紅色更加醒目,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的信息。主要用于交通運輸等方面所使用的防護欄桿及隔離墩;液化石油氣汽車槽車的條紋;固定禁止標志的標志桿上的色帶。
B 項正確:黃色與黑色相間隔的條紋。比單獨使用黃色更醒目,表示特別注意的信息。應用于各種機械在工作或移動時容易碰撞的部位(如移動式起重機的外伸腿、起重臂端部、起重吊鉤和配重等),剪板機的壓緊裝置,沖床的滑塊等有暫時或永久性危險的場所或設備,固定警告標志的標志桿上的色帶等。
C 項錯誤:藍色與白色相間隔的條紋。比單獨使用藍色更醒目,表示方向、指令的安全標記,主要用于交通上的指示性導向標等。
D 項錯誤:詳見項解析 A
綜上所述,本題選擇 B
我們已經完成了2024年中級注安師《生產技術》科目中的第6至第10高頻易錯題的解析。通過這些詳細的講解,希望考生們能夠更加熟悉生產技術的安全要點,并在考試中有效避免類似的錯誤。隨著考試的日益臨近,持續的復習和針對性的練習將有助于鞏固知識,提高解題能力。祝愿所有考生在考試中表現出色,順利通過這一重要科目。讓我們繼續努力,向著成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