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安全風險控制與隱患排查治理
第一節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考點 71:《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2022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①負荷超限,包括體力負荷超限(包括勞動強度、勞動時間延長引起疲勞、勞損、傷害 等的負荷超限)、聽力負荷超限、視力負荷超限及其他負荷超限;
②健康狀況異常;(指傷、病期等)
③從事禁忌作業;
④心理異常,包括情緒異常、冒險心理、過度緊張及其他心理異常(包括泄憤心理);
⑤辨識功能缺陷,包括感知延遲、辨識錯誤及其他辨識功能缺陷;
⑥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2)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①指揮錯誤,包括指揮失誤(包括生產過程中的各級管理人員的指揮)、違章指揮及其 他指揮錯誤;
②操作錯誤,包括誤操作、違章作業及其他操作錯誤;
③監控失誤;
④其他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包括脫崗等違反勞動紀律行為)。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①設備、設施、工具、附件缺陷,包括強度不夠、剛度不夠、穩定性差、密封不良、耐腐蝕性差、應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運動件、操縱器缺陷、制動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設計缺陷、傳感器缺陷及其他缺陷;
②防護缺陷,包括無防護,防護裝置、設施缺陷,防護不當,支撐(支護)不當,防護距離不夠及其他防護缺陷;
③電危害,包括帶電部位裸露,漏電,靜電和雜散電流,電火花,電弧,短路及其他電傷害;
④噪聲,包括機械性噪聲、電磁性噪聲、流體動力性噪聲及其他噪聲;
⑤振動危害,包括機械性振動、電磁性振動、流體動力性振動及其他振動危害;
⑥電離輻射;
⑦非電離輻射,包括紫外輻射、激光輻射、微波輻射、超高頻輻射、高頻電磁場及工頻電場;
⑧運動物危害,包括拋射物,飛濺物,墜落物,反彈物,土、巖滑動,料堆(垛)滑動, 氣流卷動及其他運動物傷害;
⑨明火;
⑩高溫物質,包括高溫氣體、高溫液體、高溫固體及其他高溫物質;
?低溫物質,包括低溫氣體、低溫液體、低溫固體及其他低溫物質;
?信號缺陷,包括無信號設施,信號選用不當,信號位置不當,信號不清,信號顯示不準及其他信號缺陷;
?標志標識缺陷,包括無標志標識、標志標識不清晰、標志標識不規范、標志標識選用不當、標志標識位置缺陷、標志標識設置順序不規范(例如多個標志牌在一起設置時,應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類型的順序)及其他標志缺陷;
?有害光照,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頻閃效應等;
?信息系統缺陷,數據傳輸缺陷(是否加密)、自供電裝置電池壽命過短、防爆等級缺陷、等級保護缺陷、通信中斷或延遲、數據采集缺陷、網絡環境。
?其他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記憶方法:心理生理:負心禁健變;物理性:設防輻射電聲振,火光溫度信標運
考點 72:《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
1.物體打擊:指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造成人身傷亡事故,不包括因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等引發的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指企業機動車輛在行駛中引起的人體墜落和物體倒塌、下落、擠壓傷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設備提升、牽引車輛和車輛停駛時發生的事故。
3.機械傷害: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擊、 碰撞、剪切、卷入、絞、碾、割、刺等傷害,不包括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機械傷害。
4.起重傷害:指各種起重作業(包括起重機安裝、檢修、試驗)中發生的擠壓、墜落(吊具、吊重)、物體打擊等。
5.觸電:包括雷擊傷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處墜落淹溺,不包括礦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燙:指火焰燒傷、高溫物體燙傷、化學灼傷(酸、堿、鹽、有機物引起的體內外灼傷)、物理灼傷(光、放射性物質引起的體內外灼傷),不包括電灼傷和火災引起的燒傷。
8.火災
9.高處墜落:指在高處作業中發生墜落造成的傷亡事故,不包括觸電墜落事故。
10.坍塌:指物體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因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 的事故,如挖溝時的土石塌方、腳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適用于礦山冒頂片幫和車輛、
起重機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頂片幫
12.透水
13.放炮:指爆破作業中發生的傷亡事故。
14.火藥爆炸:指火藥、炸藥及其制品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中發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鍋爐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粉塵爆炸、噴霧爆炸、氣體分解爆炸等)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傷害:如摔、扭、擦等傷害。
記憶方法:重物機車電灼火,高塌淹透冒毒炮,瓦鍋容火爆
第二節 重大危險源辨識
考點 73:重大危險源辨識
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內存在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規定的臨界量,即被定為重大危險源。 根據危險化學品種類的多少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內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為單一品種時,該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即為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總量(q),若等于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Q),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2)單元內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為多品種時則按下式計算,若滿足該式,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q1/Q1+q2/Q2+…+qn/Qn≥1 式中:
q1,q2,…,qn——每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量,單位為噸;
Q1,Q2,…,Qn——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臨界量,單位為噸。
記憶方法:單一比較大小,多種比值之和和 1 比
第三節 安全生產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
考點 74:行使職權
《安全生產法》第六十五條 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 開展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 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行使以下職權:
(一)進入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 現場檢查權。
(二)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當場予以糾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對依法應 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當場處理權
(三)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 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 用相關設施、設備;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后,經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 緊急處置權.
(四)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器材 以及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的危險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對違法生產、儲存、 使用、經營危險物品的作業場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監督檢查不得影響被檢查單位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查封扣押權。
記憶方法:現場檢查當場處理,緊急處置查封扣押
第四節 安全措施
考點 75: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2)建立健全并落實/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
(3)組織制定并落實/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第 49 頁 共 52(4)加強安全生產檢查,督促落實整改措施。
(5)加大安全生產投入,保證安全投入的有效實施。
(6)配備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作業人員正確佩戴與使用。
(7)完善應急預案,配備應急救援設備,加強應急演練。
(8)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記憶方法:培訓規章操作責任,防護應急檢查
第三章 安全生產管理內容
第二節 特種設備管理
考點 76:特種設備定義
《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本法的其他特種設備。 國家對特種設備實行目錄管理。特種設備目錄由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準后執行。
記憶方法:游客專起電壓鍋
考點 77: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五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 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附屬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記錄;
(五)特種設備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記憶方法:5 文件 4 記錄
第四章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
考點 78:事故應急預案編制程序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20)中規定:生產經 營單位應急預案編制程序包括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資料收集、風險評估、應急資源調 查、應急預案編制、桌面推演、應急預案評審和批準實施 8 個步驟。
1.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
結合本單位職能和分工,成立以單位有關負責人為組長,單位相關部門人員(如生產、技術、設備、安全、行政、人事、財務人員)參加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制訂工作計劃,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編制工作。 預案編制工作組中應邀請相關救援隊伍以及周邊相關企業、單位或社區代表參加。
2.資料收集
3.風險評估
4.應急資源調查
5.應急預案編制
6.桌面推演
7.應急預案評審
8.批準實施
通過評審的應急預案,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發實施。
記憶方法:立收風資,編演審批
第五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分析
考點 79:生產安全事故的分級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記憶方法:313,151,151
考點 80:事故調查組的組成
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事故調查組由有關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 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監察機關、公安機關以及工會派人組成,并應當邀請人民檢察院派人 參加。事故調查組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調查。 事故調查組聘請的專家參與事故調查,也是事故調查組的成員。
記憶方法:調查組成員:監工安檢,應負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