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9:安全原理
運用系統原理的原則 | 內容 |
動態相關性原則 | 構成管理系統的各要素是運動和發展的,它們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顯然,如果管理系統的各要素都處于靜止狀態,就不會發生事故。例如巷道開挖產生動態過程,隨開挖行為的延續,所揭露的巖體必然不同、巖體的應力必然重新分布、其巷道的結構必然不同。 |
整分合原則 | 高效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在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有效綜合。運用該原則,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進行宏觀決策時,必須將安全生產納入其中,在考慮資金、人員和體系時,都必須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 |
反饋原則 | 反饋是控制過程中對控制機構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離不開靈活、準確、快速的反饋。企業生產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所以必須及時捕獲、反饋各種安全生產信息,以便及時采取行動。 |
封閉原則 | 在任何一個管理系統內部,管理手段、管理過程必須構成一個連續封閉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動,這就是封閉原則。封閉原則告訴我們,在企業安全生產中,各管理機構之間、各管理制度和辦法之間,必須具有緊密的聯系,形成相互制約的回路,才能有效。 |
運用人本原理的原則 | 內容 |
動力原則 | 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這就是動力原則。對于管理系統,有三種動力,即物質動力、精神動力和信息動力。 |
能級原則 | 在管理系統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級,根據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發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
激勵原則 | 管理中的激勵就是利用某種外部誘因的刺激,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科學的手段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其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人的工作動力來源于內在動力、外部壓力和工作吸引力。例如車間主任和員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并為他們營造個人進取機會,大大激勵了他們的工作熱情。 |
行為原則 | 需要與動機是人的行為的基礎,人類的行為規律是需要決定動機,動機產生行為,行為指向目標,目標完成需要得到滿足,于是又產生新的的需要、動機、行為,以實現新的目標。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為。 |
運用預防原理的原則 | 內容 |
偶然損失原則 |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難以預測的。反復發生的同類事故,并不一定產生完全相同的后果,這就是事故損失的偶然性。 偶然損失原則告訴我們,無論事故損失的大小,都必須做好預防工作。 如爆炸事故,爆炸時傷亡人數、傷亡部位、被破壞的設備種類、爆炸程度以及事后是否有火災發生都是偶然的,無法預測的。 |
因果關系原則 | 事故的發生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發生的最終結果,只要誘發事故的因素存在,發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而已,這就是因果關系原則。 |
“3E”原則 |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原因可歸結為 4 個方面:技術原因、教育原因、身體和態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針對這 4 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 3 種防止對策,即工程技術(Engineering)對策、教育(Education)對策和法制(Enforcement)對策,即所謂“3E”原則。 |
本質安全化原則 | 本質安全化原則是指從本質上實現安全化,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本質安全化原則不僅可以應用于設備設施,還可以應用于建設項目。 |
運用強制原理的原則 | 內容 |
安全第一原則 | 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進行生產和其他工作時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當生產和其他工作與安全發生矛盾時,要以安全為主,生產和其他工作要服從于安全,這就是安全第一原則。 |
監督原則 | 監督原則是指在安全工作中,為了使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得到落實,必須明確安全生產監督職責,對企業生產中的守法和執法情況進行監督。 |
通過對《安全生產管理》注安全原理的深入解析,我們希望能夠為2024年中級注安的考生們提供一份寶貴的復習資料。中科建安始終致力于陪伴每位考生走過備考的每一步,而“考前狂背50點”正是我們為考生精心準備的沖刺助力。愿這份資料能在你們的備考之路上發揮積極作用,助力你們以理想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